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8089 15
2010-10-23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的利弊谁人知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23 23:24:55
通常经济增长都会伴随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能消化一些贬值的货币。但是如果经济出现滞涨,则会出现大量失业等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3 23:45:32
从宏观经济学中的悖论来观点来看, 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动需求的强劲,而需求的强劲必然带来物品价格升高,
一个经济体在增长的时候是无法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造成通货膨胀就无法避免的.相反,通货紧缩常与经济
低迷和需求不足相关联。但往往物极必反,当经济持续增长造成的通货膨胀达到极限之后,经济就低下甚至崩溃,进入通货紧缩和低增长时期.而通货紧缩到了极限,经济就会在需求的刺激下逐渐恢复.此所谓一个经济周期. 如是周而复始,概莫能外,而如何削峰填谷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也就成为经济学家重要的研究课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4 00:10:31
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基于总开销主要基于现存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著货币总量提高。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4 02:14:35
关于通货膨胀(高通胀和恶性通货膨胀除外)与经济成长之间的关系,从观点上说,大体可分为三类,即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促进论
    所谓促进论,就是认为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这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状态。因此政府可以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用增加赤字预算、扩张投资支出、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等手段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时,发生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在发生一定程度上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时,产品价格上涨快于工资和其他资源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加,这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促进就业,最终达到增加产出的目的。正因为如此,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温和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有扩大的效应。

促退论
    所谓促退论,是指一种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的理论。其认为,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通过降低效率的效应阻碍经济增长,具体包括:1、通货膨胀或降低借款成本,从而诱发过度资金需求。而过度的资金需求会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给管理,从而削弱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2、较长时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部门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从而资金流向生产性部门的比重下降,流向非生产性部门的比重上升;3、通货膨胀持续一段时间后,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政府可能采取全面价格管制的办法,削弱经济的活力。
另外,当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这时如果发生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就会对经济产生消极作用。在总需求保持不变时,物价上升意味着原来总需求所能够买的实际产品将会减少。这就是说,当成本压力抬高物价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实际产出下降,失业会上升。

中性论
    所谓中性论,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经济成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的理论。其认为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的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各种效应的作用就会相互抵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0 12:54:31
嗯,分析的挺好的,顶一下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