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7-26 13:49:37
由于财富多的富人比财富少的穷人,在同一种商品中的财富效应要更大,尽管两者的财富效应方向可能相反,也就是说,如果一种商品对富人来说是“吉芬物品”,那么,对穷人来说却可能是“正常物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9:18:26
收获很多 受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20:02:16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13:49
由于财富多的富人比财富少的穷人,在同一种商品中的财富效应要更大,尽管两者的财富效应方向可能相反,也就是说,如果一种商品对富人来说是“吉芬物品”,那么,对穷人来说却可能是“正常物品”。
这里的财富效应是指的收入效应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21:14:23
逝者如光 发表于 2009-7-26 20:02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13:49
由于财富多的富人比财富少的穷人,在同一种商品中的财富效应要更大,尽管两者的财富效应方向可能相反,也就是说,如果一种商品对富人来说是“吉芬物品”,那么,对穷人来说却可能是“正常物品”。
这里的财富效应是指的收入效应么?
本人所说的“财富效应”包括了消费者的“收入效应”,消费者货币收入产生的“收入效应”是希克斯分析只考虑到的,按此逻辑,如果消费者除了拥有货币收入外,并不是“身无它物、一丝不挂”,其拥有的其它物品财富也会产生种类繁多的“某物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00:27:11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13:44 因为微观经济学理论更多的时候是在用一些“不一定”、“可能”、“也许”等词语搪塞别人的问题,所以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我的“更容易”可以理解成“很有可能”
这里你还是要注意:这里的“很有可能”,不是针对任意偏好而言的。

****************

(1) 任意给定一个偏好,根据它推出什么情况“更有可能”,

(2) 给定某一特定的偏好,根据它推出什么情况“更有可能”,

虽然都用到了“更有可能”,两者也还不是同一性质的issu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00:28:52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21:14 本人所说的“财富效应”包括了消费者的“收入效应”,消费者货币收入产生的“收入效应”是希克斯分析只考虑到的,按此逻辑,如果消费者除了拥有货币收入外,并不是“身无它物、一丝不挂”,其拥有的其它物品财富也会产生种类繁多的“某物效应”。
如此,你需要告诉大家你的“财富效应”的精确的定义(最好用数学语言),否则,大家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09:19:20
jesus, this argument is similar to a bomb, is it real? Do you have sufficient proofs to test this argumen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09:52:29
富人的效用是用其拥有的东西来衡量,他们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来达到效用最大化,而穷人的“基本生活物质的满足”这种商品没有太多的替代商品,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或者说没有任意调整的机会,从而很难达到效用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1:47:27
不完全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2:22:03
需求本身就是不同的层次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2:51:45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7 00:28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21:14 本人所说的“财富效应”包括了消费者的“收入效应”,消费者货币收入产生的“收入效应”是希克斯分析只考虑到的,按此逻辑,如果消费者除了拥有货币收入外,并不是“身无它物、一丝不挂”,其拥有的其它物品财富也会产生种类繁多的“某物效应”。
如此,你需要告诉大家你的“财富效应”的精确的定义(最好用数学语言),否则,大家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
抱歉!“财富效应”只是本人的理解,但是,相信在本人的主贴中已经通过举例表达了“财富效应”的具体含义,我的看法可以说是在“现代主流微观经济学”——“序数效用论”中一个“不主流的”,却“合乎其理论逻辑”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2:57:54
爱萌 发表于 2009-7-27 09:19
jesus, this argument is similar to a bomb, is it real? Do you have sufficient proofs to test this argument
就本贴讨论的问题并不是什么bomb,如果它象是一个bomb,那也是序数效用论自身的、基因的bomb,序数效用论对待这个bomb与对待其它现实的经济学bomb一样,序数效用论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答案只有:不一定、可能、也许。

如果“爱萌”论友有心,可否帮本人找一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实证性的sufficient proofs?详见: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03333-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2:59:33
happyfr100 发表于 2009-7-27 11:47
不完全同意
我本人内心也同您一样,也是“不完全同意”,有什么办法呢?序数效用论的偏好逻辑使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3:03:39
yuhudie1111111 发表于 2009-7-27 12:22
需求本身就是不同的层次上的~
同意您的这个见解!“需求本身就是不同的层次上的”!

可富人的“财富效应”比穷人的“财富效应”既多又强烈,是否可以认为市场上商品的价格走势大多是由富人众多且强势的“效应”(包括“收入效应”)去“拉动或推动”的呢?是否可认为市场需求反映的是少数人的需求,而不是大多数人的需求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3:36:14
挺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5:27:07
吉芬商品的收入效用大于替代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6:07:49
看不明白楼主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6:11:02
非常好,多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8:21:03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7 12:51 抱歉!“财富效应”只是本人的理解,但是,相信在本人的主贴中已经通过举例表达了“财富效应”的具体含义,我的看法可以说是在“现代主流微观经济学”——“序数效用论”中一个“不主流的”,却“合乎其理论逻辑”的理解。
你没有回答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8:34:35
不懂,数学类的统计学还是不懂经济学的。呵呵,飞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0:32:48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6 12:36
如果你明确Giffen good的话,就会明白,它根源于偏好——或者说,是一种对偏好的假设。

既定的偏好,对于特定的约束条件的变化,Marshallian需求函数可能(仅仅是可能)会表现出Giffen good的特征。

而对于相同的上面所说的这种约束条件的变化,不同的偏好,未必都表现出Giffen good的特征。

简单说,这无非是关于偏好的假定问题。

如果楼主不去谈自己已经对偏好做了某种假设(或者默认),或者不知道这一点,楼主的这些说法,显然是不知Giffen good的“所以然”。

(如果楼主推崇基数效用,就把上面的“偏好”改成“效用函数”)
支持。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学习啊。呵呵。不是尊重传统,而是既有的合理范式 需要按部就班的来。否则,拍脑门就是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1:28:24
富人拥有更多的吉芬物品又如何??只要他可以拥有跟多的正常的奢侈品去替代它不就行了。比较穷人富人谁可怜应该看的是他们的总体水平,富人的任何物品都满足,那当然不可怜。
    感觉楼主像是在辩论,而且是过于牵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1:31:02
风一般的果冻 发表于 2009-7-27 20:32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6 12:36
如果你明确Giffen good的话,就会明白,它根源于偏好——或者说,是一种对偏好的假设。
既定的偏好,对于特定的约束条件的变化,Marshallian需求函数可能(仅仅是可能)会表现出Giffen good的特征。
而对于相同的上面所说的这种约束条件的变化,不同的偏好,未必都表现出Giffen good的特征。
简单说,这无非是关于偏好的假定问题。
如果楼主不去谈自己已经对偏好做了某种假设(或者默认),或者不知道这一点,楼主的这些说法,显然是不知Giffen good的“所以然”。
(如果楼主推崇基数效用,就把上面的“偏好”改成“效用函数”)
支持。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学习啊。呵呵。不是尊重传统,而是既有的合理范式 需要按部就班的来。否则,拍脑门就是学术。
经济学不是数学,数学也不是经济学,但是,如果有些人打算从抽象的、理论的数学中研究出具体的、现实的经济学理论,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学术”。序数效用论的“偏好”从其假设的“完备性”公理开始,就决定了“偏好论”对现实采取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这套理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解释一切现实的经济现象,关键手法在于如何去构建“特定的约束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1:34:34
russia05 发表于 2009-7-27 21:28
富人拥有更多的吉芬物品又如何??只要他可以拥有跟多的正常的奢侈品去替代它不就行了。比较穷人富人谁可怜应该看的是他们的总体水平,富人的任何物品都满足,那当然不可怜。感觉楼主像是在辩论,而且是过于牵强。
本人不是在辩论,而是从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出发,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1:43:45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7 21:34 本人不是在辩论,而是从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出发,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和讨论
这里的关键就是,你前面说的,是不是“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2:02:03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7 21:43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7 21:34 本人不是在辩论,而是从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出发,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和讨论
这里的关键就是,你前面说的,是不是“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
您不赞同本人的观点是可以的,这是学术上的自由。本人在本贴中是不是“从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出发”,从序数效用论的观点来说,“也许”可以通过论友们的理论“偏好”来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07:46:39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7 22:02 您不赞同本人的观点是可以的,这是学术上的自由。本人在本贴中是不是“从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出发”,从序数效用论的观点来说,“也许”可以通过论友们的理论“偏好”来决定。
按你这种说法。

那就请诸网友们来评价你是不是“从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出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1:52:15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8 07:46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7 22:02 您不赞同本人的观点是可以的,这是学术上的自由。本人在本贴中是不是“从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出发”,从序数效用论的观点来说,“也许”可以通过论友们的理论“偏好”来决定。
按你这种说法。
那就请诸网友们来评价你是不是“从序数效用论自身的逻辑出发”的。
好吧,首先感谢sungmoo的指点,相信本人与sungmoo论友都已经将各自观点阐明清楚了,恕本人对sungmoo在本贴中的回贴不再答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4:06:30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12:14
...........................

以上的分析过程实际上暗含有一个假设前提:消费者除了拥有自己的货币收入外,身无它物、一丝不挂!

(“收入效应”是指“和货币收入有关”的概念? )


否则,分析过程中除了考虑收入效应外,还应该考虑消费者其它物品的效应,比如,假设消费者除了拥有自己的货币收入外,还拥有不同于两种商品的1斤大米、1只小猫、1只小狗,这样,分析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大米效应”(与价格变动的商品相比,大米更多或更少了)、“阿猫阿狗效应”(与价格变动的商品相比,阿猫阿狗更好或更差了,“猫爪”更珍贵或更烂贱了——申明一下,这只是举例,与版主“猫爪”无关!纯属巧合!)。

(不知你听说过“禀赋”这个概念吗?什么叫“偏好——禀赋——技术”体系?

顺带一提,你上面这个玩笑,是这篇文章中的唯一亮点。[lol])

在现实社会中,富人与穷人相比较,富人所持财富的品种丰富、数量庞大当然是穷人所持财富难以启及的!富人这么大量的、众多的“财富效应”比穷人那些相比少量的、品种有限的“财富效应”更容易使一种商品成为“吉芬物品”[lol] (请别对我说,贫穷也是一种“财富”,因为贫穷本身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命运”)。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富人比穷人拥有更多的“吉芬物品”,按照教材上的逻辑来说,由于“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可知,富人比穷人拥有更多的“低档物品”。[lol]

(什么叫财富效应,你下面解释了吗?什么叫吉芬商品,你理解了吗?

最后一句倒不如这样说:当一个人的预算集扩大的时候,有的商品会从正常品变化为劣等品,即随着收入增长,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一开始随收入增长而上升,后来随收入增长而下降。这才是“富人有更多低档商品”的可以让人理解原因——但仍然不一定正确,而且仍然是不严谨的说法。)

好象富人比穷人更可怜啊!不知各位论友意下如何?

富人的“财富效应”比穷人的“财富效应”既多又强烈[lol] ,是否可以认为市场上商品的价格走势大多是由富人众多且强势的“效应”(包括“收入效应”)去“拉动或推动”[lol] 的呢?是否可认为市场需求反映的是少数人的需求,而不是大多数人的需求呢

(这段话就完全不知所云了,呵呵。)
我不知道楼主哪来的这种折腾劲儿,不过以后如果再想讨论价值问题,或者批判经典理论,最好先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不然,一律转到“理论原创”版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7:15:40
前提~~假设~~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