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远缘圆
(1)是的。团队的建设几乎是必然的。就个人而言,1天只有24个小时;所以,完成一个团队或组织的目标,比一个人孤军奋战更有效率。因此,一般而言,工作的前3-6年,每个成功的个体,都必须使自己成为本专业或某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最好的杰出的那种;之后的3-6年,则考虑自身的前途;继续做资深的专业人士,还是做领导,呵呵~~ 这个选择有大学问啊,一般而言,不同气质、血型、人格或其他,会使一个人在不同的工作阶段,选择做“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
(2)就个人所见而言,能够做杰出的专业人士,往往不必然地成为team leader,呵呵,根据管理学的彼得原理,绝大多数的组织或团队或企业或机构中相对固定或稳定的领导者/尤其是中层,都是不合格/与其职位最佳要求不匹配的。(其实我本人也是如此,2001年以后所带的团队磨合实在痛苦,一般表现是干活不积极,要待遇的时候眼睛比金鱼还大,很难平衡。而2001年以前的团队则要轻松的多。那时,我们都还很年轻时,竞争其实很激烈。在我所经历的组织和团队里,几乎没有211名校以外教育背景的;大概因为领导是专升本上来的,他接近“病态”地偏好名校毕业的学生,所以我们占了很大便宜,哈哈~~当然,过于著名BD不在其列,因为未明湖畔的演说家和思想者,往往不太善于或愿意与他人合作,而做领导就差得更远了;那时候我们都20多岁,谁会让一个任性的小孩子来领导自己呢,呵呵~~)
(3)综上,选择做“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是:在主业的领域里成为最杰出的之一,这样做leader就有基础和条件;此外,一个比较优势是:当他人懒惰的时候,你要勤奋。当他人沾沾自喜的时候,你要审慎并保持理性。这样,在上级领导眼中,你必然脱颖而出,并且,好的印象在漫长的岁月里都不会磨灭——除非你像我在2009年带的这个几个实习生一样,几乎天天找麻烦,并且在各位领导之间创造性地跳来跳去,说三道四,呵呵——所以,即使是目前,各种机会相对稀缺的时代,具有专业能力,勤奋,团队的口碑又好;这样的人,必然会在30岁上下,成为一个机构或企业的中层领导。当然,要走到更高的位置上;需要一些天赋和运气了;后者则是我本人所实在不具备的,所以没有更好的意见分享给楼主了。希望我的建议对你的人生抉择有所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