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观点有点片面.
公平和效率在中国一直是个矛盾的问题.归跟结底还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生产力落后,物质资料的发展还不够丰富.物质资料不够就没办法分呀,再加上中国人特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由此产生了种种对财富拥有者的成见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在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下,上述矛盾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姑且不论财富拥有者的来源是否损坏了穷人的利益,至少社会的整体财富是增加的,生产力实在发展的.分配领域的问题在经济法律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的现状下当然需要国家的干预和疏导,使矛盾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激化引起动荡.
再一个,不能用长远的事情来强加于现在,而是要长远计划与现实实惠相结合.试想,农民的生活水平上不来,饭都吃不饱,病都没法治,花十年几十年的时间培养他们的技术又有什么用?凡事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最高级的经济结构方式就是最好的,而是要最适合国情的最适合国计民生的.走路是先走才会跑会跳的.先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产业需要合理搭配,美国都有那么多农民,中国怎么不需要农民呢,当然需要而且是逐步进步转变新型的农民.当然经济发展一定要有计划有由低到高的阶段性的前瞻性的长远规划,并按部就班.我国在这方面其实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最要命的还是那个问题,国家没钱,人口太多,发展和分配无法完全兼顾.
看一个问题 不能一叶樟目不见泰山,更不能断章取义舍本逐末,话要放到全局的战略角度来看,不要光看字面的解释.比如我说"你是猪",这可能是骂人的, 不礼貌的话.但是这句话如果是对"小犬蠢一狼"这个小日本说的,那绝对是百分之两百正确无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