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坛保卫《资本论》的旗手级人物许光伟研究员宣布:
“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这一“只有派”理论是谬论!
机器能够替换劳动力!
1、马克思早就阐明:“资本家对机器技术的依赖性日趋增长。”但这不表明机器可以“自发的创造价值。”马克思已经把劳动与资本的辩证关系讲得很清楚了,用不到更多的解释。在经济学中,劳动是属于人的一种社会属性,而不是属于非自然人的“物的属性”。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黄季先生称“机器劳动”实际上是否定了所有的经济理论,所以是荒谬的。资本家对机器技术的依赖性只是表明机器可以提高人的劳动效率。就好比古人最初用手挖土,先后来用铁锨挖土提高了效率,现在又可以用挖掘机挖土效率更高,也就是人的工时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改善。由此人们在实际上也从来不认为这是机器在“挖土劳动”,按经济学的比喻就是“机器杠杆放大了劳动能力”。所以,机器只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工具,而不是在劳动。正如行为经济学可以研究人的劳动,却无法解析“机器劳动的”主观意识、行为意识和机器的“劳动价值观”。如果真要研究“机器劳动”,那也是自然科学领域的课题。就像某经济学家如今研究“脑细胞皮质激层反应与其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否就具有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道理一样。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关于跨学科复杂系统的科学,但我们也不能背离经济学的研究本源“随意发挥”。斯蒂克里茨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ZF和其他社会组织如何选择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是如何决定社会资源使用的。“所以黄佶先生的思维虽是开放的,但确实是资本的“异论”。
2、机器本是人造物,人类社会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奈知未来可预见的时刻。人类科学还没有在任何一个自然科学领域可以证明也没有、预见这个世界已经有了脱离人的劳动而诞生的机器,也不存在可以完全独立于人的智慧之外的智能机器。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4日,谷歌AlphaGo的升级版本以Master为名,在弈城围棋网和野狐围棋网的快棋比赛中对人类最高水平的选手取得了60:0的压倒战绩,再次让人们对围棋AI的实力感到震惊。这次Master的每场人机大战,实际上是AlphaGo的算法团队的精英与单个棋手的博弈。计算机只不过是集中了算法精英和专业棋手的布局思路以及凭借其“超强的记忆力”、存储的海量算法、高速的运算能力而带来的快速决断能力。人尽管有智慧,但思维的速度远不及计算机那样快,Master 可以在3秒内给出精英团队所有的对局策略并加以筛选,而人类高手却没有能力在30秒内完善应对这些不太熟悉的新手。也就是说,谷歌AlphaGo与棋手的对弈本质上并不是机器与人的博弈,而是一个庞大的围棋精英团队的智慧通过计算机的快速判断和调佣在有限的比赛时间内战胜了单个棋手而已。“机器满脑子的智慧”不过是人赋予的。谷歌Master的“劳动”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
3、李永忠为什么提出“新经济时代要从生产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2012)?在新经济时代劳工关系、资本积累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不仅可以靠劳动获得生存资源,也可以实现财富积累。新时期的劳动概念也发生变化。同样,后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家也需要通过吸收社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生产流程再造、系统控制和科学管理以及经营决策来确保企业在全球化时期生存与发展。这些符合科学原理的思维和行动甚至风险的控制等等实施过程绝大部分与马克思《资本论》写作年代的资本主义已经“大相径庭”在,所以“资本家劳动”这一概念在经济学理论中应当有适当的理论位置。因此。马克思的W=C+V+M理论,有必要用W=C+V+M=C+V+(M1+M2)来作出新解释。这与西尼尔的“资本家节欲”论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至于黄佶说的这段话,再次表明黄佶先生的《资本异论》本质上是从理论上把马克思的学说与西方经济理论看作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可逾越、不可借鉴的“绝对化理论”,黄佶先生最大的治学特征大概就是”贴标签“,
4、 在这里特别需要申明的是,黄佶先生的治学品味似乎不够地道:原本他是讲“机器劳动创造价值”,经过笔者反驳之后在此改称:“机器能够替换劳动力!”并由此掩盖其以前的错误结论。至于其《马经论坛观点趋同,真理获胜!(黄佶)》是不是他的真理获胜这倒不要紧,只是这“欲盖弥彰”的胜利即使是真的也不见得光彩。(此文节后将进行补充专文发表):
一贯支持许光伟的 ldjdkj 反对机器能够创造价值,但是宣布商品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 m1,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m2,因此资本获得利润 m2 不是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