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8196 12
2009-07-28
    正如它分为五个部分一样,“企业的性质”一文的脉络应该算是很清晰的。(但读第一遍的时候却是有点云里雾里,不知各位有没有这种感觉。)
  
    第一部分主要是引出“在不自觉协作的市场机制的情况下,象企业这样的具备自觉力量的组织为什么会存在”即“企业为什么存在”这一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各种引致企业存在的理由后,科斯给出了自己对企业存在的原因解释,并且讨论企业规模决定的问题。此部分为“企业性质”一文的核心,相当多的引用都只涉及这一部分,且后面的第三、四部分都是对这一部分的间接论证。
   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批判奈特教授的观点进一步印证科斯自己对企业的理论解释。
   第四部分通过批判罗宾逊夫人关于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的假定,说明在企业可以生产多种产品的现实条件下,传统的“企业成本曲线向上倾斜”和“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成本通常不低于边际收益”的事实并不能解释企业规模,这样也是从侧面论证科斯自己的解释的不可取代性与无可质疑的正确性。
   第五部分是结尾,说明了所讨论的企业是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是非常接近的,而且所做的分析是可应用的。

  【欢迎各位制度经济学的同仁提出交流与批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28 20:01:39
呵呵 想到我上课时有个资本运营老师在讲到跨国并购的东西时就提到科斯的理论,那时我们都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大名,他总在那说好重要,讲了好几遍我们班很多人都没有听懂,于是他冒出一句“企业为什么存在呢”  然后我说句“因为存在交易成本” 那老师眉毛舒展“原来大家都懂了!”

。。。。。。
请楼主分享读了这个后的感悟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13:35:36
1# Frankxiao
我是对提到的利用“一个契约来代替和每一个市场交易的一系列契约”可以节省交易成本,而且通过边际成本的分析来确定企业的边界还是满认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15:17:20
恩,我也有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 22:30:01
企业性质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使用价格的成本为零,即我们总是可以知道瓦尔拉斯均衡价格,则市场总是会处于均衡状态,整个经济也会处于最佳资源使用状态。所有的商品都会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里的商品包括要素(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和企业家才能)和产品,换句话说任何物品在市场上都有一个价格。
但是在现实中发现存在企业这种组织,即存在一些物品在市场上没有价格,或某些物品的交易不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因为价格是能够充分传达交易双方信息的,以价格作参照所有的交易者才能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状态,而一旦脱离了价格的指引,比如通过企业进行配置资源,必定存在费效率的状态。
那么我们要问既然可以免费使用价格,为什么还要使用企业这种效率不够好的分配方式呢?
也即是说,如果使用价格的成本为零,则企业根本不应该存在;这个问题的反面,既然企业存在,则说明使用价格一定是有成本的。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使用企业也是有成本的,二者的规模自然是在边际上是成本相等了。当交易成本降低时,市场和企业的规模会同时扩大。
科斯的企业性质主要回答了企业是什么或为什么会存在企业,和企业的规模这样两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7 17:16:24
交易成本是什么?是本来就存在,而科斯只是提出来了这个概念,或者是根本就是科斯为了研究而创造的这个概念?企业的存在是为了以成本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较高的企业内交易,企业扩张的边界正是内部交易和外部交易成本相当之时。但是为什么企业大到了一定程度,内部成本显著增加的时候(劳工保障,退休员工补贴等。。),企业仍然在扩张呢?比如GM。难道企业内外交易的成本可以相差这么大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