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6132 24
2008-04-10

(第一次学习科斯的理论,能者拍我!谢谢!)

一、作者及文章

本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作者是罗纳德·科斯(1910---)(Ronald H.Coase),本文是作者27岁时发表于Economica,n,s.,4(November 1937)。由于罗纳德·科斯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从而获得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写作背景

在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Steven N.S.Cheung,“ The Contractual Nu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XXVIApril 1983))一文注释部分中附有科斯与张五常通信内容,其中就提及了科斯写成《企业的性质》的背景和动机。原文表述如下:“关于企业。我在1931年到1932年在美国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美国产业的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思形成了我有关企业的性质的观点”。可见,科斯对企业的性质的思考并不是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在实际的观察与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之下,本文所引出的理论创新点是尤为珍贵的。接着他又说,“《企业的性质》这篇论文的基本思想大致体现在我于193210月写的一封信中(该信已被保存起来),而在1934年春我在邓迪才完成这篇论文。至于为什么拖到1937年才发表该文,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见,科斯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没有真正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化之前,他是不会轻易对自己妥协的。

 

三、主要的观点

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企业的规模如何决定?科斯对以往经

济学家,特别是奈特教授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在本文中提出了新的观点。他发现传统观点没有注意到市场机制是有成本的,也就是说忽略了交易费用。他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认为存在着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即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配置资源。他之所以认为这两种方式不同是因为他认为市场是靠价格机制达成交易的,存在着交易费用,企业是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存在着组织费用。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的存在可以降低配置资源的成本。企业的规模或企业的边界的决定标准是:“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四、分析框架

科斯对于企业的分析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的,而他的理论的基础正是对传统经济学

分析的批判——通过一种既是是现实的、又是易于处理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建立他的分析框架——边际的概念和替代的概念。替代概念解释了企业为何产生,而边际概念则分析企业的规模。在替代概念框架中,科斯认为价格机制被替代的程度有很大差别,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企业间对价格机制的“纵向一体化”的替代差别悬殊,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马歇尔引入经济学理论中的“第四种生产要素——组织”(可以理解为管理)可以替代价格机制,组织的作用物是资源,科斯假设了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决定,而资源的配置又依赖于作为协调者的企业家,企业家的任务在于组织,所以组织是企业的显著特征,企业的存在就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边际概念框架中,科斯认为交易费用的产生是由于契约的存在,而契约又是不可消除的,但企业可用一系列的契约代替一个契约来节省交易成本。因此企业与市场的相互替代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状态——即只剩企业或者市场。所以企业的规模要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来源于边际交易成本,当二者相互替代的边际交易成本相同时,达到一个“均衡状态”。科斯认为,“一切有助于提高管理技术的变革都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也就是说,边际交易费用不是一层不变的,这就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手段来减少边际交易费用而使整个经济体节省更多的交易成本,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当然,对于企业内部的分析也是如此。

 

    五、启发与疑问

1.启发

科斯在文中用了一部分篇幅谈及企业家、管理和运营。可以说,无论在哪个领域的研究中,管理者的重要性已经被普遍认识到,就像科斯提到马歇尔引入经济学理论中的“第四种生产要素——组织”,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之后在文中也提到莫里斯·多布说明了一些动态力量(当然包括管理以及管理技术的变革)都有助于使企业规模扩大,即能使企业替代市场的边际交易费用减小。所以,在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中引入管理理论增强研究的准确性。科斯将企业家定义为“在一个竞争性体制中替代价格机制指挥资源的人或人们”。而他又将运营定义为“预测和通过签定新的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把管理定义为“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所以这里的企业家是二者的综合,显然他比我们所认识的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丰富了许多。

    2.疑问

科斯在文中强调交易费用把企业与市场联系在一起,企业与市场可以相互替代,决定因素就在于交易费用孰大孰小,但是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的组成成分,科斯过分强调了这个微观基础,一旦超大型企业替代了市场,譬如垄断的出现,那么此时出现的巨大问题如何解决?

科斯在文中没有涉及到边际收益概念,企业和市场的边际收益与边际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应该值得关注呢?

 

    六、重要的参考文献

    [3]N.Kaldor,The Equilibrium of the Firm,44Economic Journal(1934),60-76

    科斯提出其“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的出发点

    [4]J.M.Keynes,Essays in Biography(1933),223-224

    科斯所使用的两个分析框架的综合即边际替代概念来自于该书。

    [12]Survey of Textile Industries, 26

    科斯假定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但同时又承认罗宾斯教授在该书中所说的“(企业)与外部的相对价格和相对成本的网络有关”,即企业代替市场不是任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10 20:54:00
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0 21:31:00

very goo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0 21:35:00

    建议LZ再仔细读一读这一经典文献,有些地方理解存在问题。此外,疑问本身也有些模糊,“一旦超大型企业替代了市场,譬如垄断的出现,那么此时出现的巨大问题如何解决?”此时出现何种巨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1:03:00
真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7:19:00
能不能提供文章?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