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719 11
2009-07-28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如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增加货币的投放量,消费者的收入增加,经济社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最终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当前我国采取4万亿的财政刺激政策,其经济效果是国内的信贷投放量增加,消费者的工资(名义工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检验通货膨胀的消费物价指数(CPI)已经连续数月呈现负值,但却换来了2009年上半年7.1%的经济增长率。从数据上分析,这7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不是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那么4万亿的货币资金到底流向那里了呢?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这三驾马车中后两驾马车已经熄火,由分析得知投资成为拉动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货币造成CPI为负值。

      然而投资方面,政府表示要将资金引向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30年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虽然有一些地区仍需加强,但也不是会消耗掉4万亿人民币资金。那么剩余的资金流向那里了呢?答案是流向了两个市场,即股市和楼市。因为在经济危机下,外国资金大都选择放弃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转为回国救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投资者或企业也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然而股市已经达到了3400点,重新回到4000点也许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楼市的成交量也大大回升,购房价格也有增无减。由此可见,4万亿资金中的部分资金已经流入股市和楼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所以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楼市和股市来支撑。

        我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是现在之所以没有出现膨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股市和楼市吸收了大量的货币,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我国房地产采购不算消费而算投资,这样的统计方式也掩盖了房价上涨而带来的通胀压力。而房屋交量的增加,但相关的建材等配套设施在CPI统计的权重中比例相对较小,甚至有许多人买房并不装修,只是作为一种投资等带升值的机会,进一步掩盖了通胀的压力。当然,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和楼市也与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尚未开放,金融系统不完善,可投资的项目较少有关。

        在基础设施投资总用还没有显现出来时,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给我们带来的是楼市的上涨和股市繁荣,并以此来掩盖隐性通货膨胀给我们的潜在压力。悲观一点的预测,一旦股市和楼市崩盘,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将无处消化,那我们将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涨(理由:当前失业率攀升,加之通货膨胀的显现会有引发滞涨的可能性)。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的经济模式是否能持续下去,以及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答案是否定的,物极必反根据费雪效应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这样才能维持金融市场的平衡),利率的上升便会抑制投资的增长。事实也证明世界上的经济大国没有一个是靠房地产业或股市来建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工业化,科技化,信息化等才是真正的强国之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29 07:50:48
没看到楼市/股市那么火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08:46:59
请教楼上的意思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08:55:58
4万亿还是投资在股市和楼市,目前可以预测到的只有今年底的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 12:45:27
可以看到的空中的泡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 09:18:16
是啊,泡沫是肯定有的,但是问题是我们如何解释泡沫经济,什么是泡沫经济,根本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