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8116 45
2005-10-16

本话题由“随机漫步”提供,奖励200元论坛货币。

摘选:勤劳的惠安女是当地生产劳动的主要群体,至今如此。她们做男人应做的粗重活,例如,她们是开公路、修水利、补鱼网、扛石头、拉板车等等劳动的主力军。进入惠安的崇武乡间,旅行者还会坐上由惠安女驾驶的各式摩托车,而男人们则把精力放在抚养小孩,雕刻、打鱼、照看店铺上。

背景材料:http://literature.cqnews.net/system/2005/07/21/000502436.shtml

提问:试着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去解释男女不同分工的原因,解释为什么在对外交流广泛的情况下,惠安男女分工的历史格局仍然没有发生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16 19:33:00
好问题,这样精彩的问题,应该敬献鲜花一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6 20:33:00

一个社会分工和任何制度变迁,都需要很大的成本,在一部分人获得好处的同时,也会让另一部分人失去利益。因此,社会的变迁通常是在一个社会无法生存的时候,或者有很多无所事事的人可以推动这种制度的变迁。

从惠安女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一方面他们没有因为原有的男女分工导致无法生存的地步,另一方面他们从事的工作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活着,没有人可以无所事事。因此,这样的社会没有变迁的条件,特别是如果非要在这样的社会实行一次强制性变迁,其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难以生存。这或许就是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强制性社会变迁造成了一个时代的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6 22:27:00
谁有更详细的资料,提供一下。自以为是的推测一定能得出自以为是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6 23:40:00

菜鸟学着样子胡说一番,希望鼓励为主,板砖慎用!

如果假定分工是发展所必须的,那么确实没什么道理说女人不能负责粗活而男人不能负责家务.但为什么版主在出题目的时候仍然会说"她们做男人应做的粗重活"?我觉得其中隐含着一个判断:男人做粗活通常比女人更有效率.从先天的差别来说确实是这样的.例如男人通常比较强壮,没有例假,也不负责生育.

我们假定人类需要在两种分工制度中选择(婚姻制度是给定的):1,男外女内;2,男内女外.并且,由于这个地方似乎仍然处在工业化之前的状态,所以可以假定第一种制度更有效率.

在这样的假定下可以推断出,惠安女之所以没有选择另一种分工制度,原因有二:1,制度变换的成本非常高;2,所谓的"对外交流广泛"并不足以让两种分工制度有足够大的效率差距.

第一点似乎没有发现好的证据来说明那里的风土人情有如何特别.但对于第二点,版主的题目中引用的劳动方式就是证明.从这些方式来看,这个地方似乎还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对于这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劳动,男人的效率优势并不特别大,与转换制度的高昂成本相权衡,完全有可能是弱的一方.但我认为,如果这个地区引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男人的效率优势会提高到大于制度转换成本的程度.这个时候惠安女很可能会回到家中承担家务.

这样的话,也同样可以解释在信息社会为什么女人负责家务的比例会减少.因为在信息社会男人并不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但以上的讨论都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婚姻中的男人和女人必须有人负责外有人负责内,而不可以假手他人.我想,如果在未来家务可以彻底外包的话,男人和女人恐怕都会选择"外",而我们也不会再认为有什么事情是"男人应做的粗重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7 09:43:00
奖励EVERSONIC金钱50。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1)制度转换成本的构成、内容?2)为什么邻近地区的分工格局与惠安如此不同,给定资源禀赋类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