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简称CCRC)课题组,正式发布了《互联网信用生态体系及其价值度量》研究报告。这一报告在理论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信用给市场带来的全面影响,提出了信用资本将成为第五资本的主要观点,同时,该报告也以阿里巴巴信用生态体系为例,测算了互联网信用的巨大价值创造。
亮点一:互联网信用将改变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在报告前言中深刻地指出,互联网信用的扩张正在改变着现行经济运行的框架和范式,正在推动着社会经济活动跃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这正是提出研究互联网信用生态及其价值度量的意义所在。
章政教授认为,随着互联网经济和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经济的作用正在后退,信用经济的登场将成为必然。这在未来将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现在通过管理资金关系来调控市场活动的许多政策手段是否将会失灵?传统的市场调控主要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进行,几乎所有政策的落脚点都是通过调节经济活动中的货币关系来实现的,而互联网信用的出现,则有可能深刻改变这种传统的宏观政策体系。
亮点二:互联网信用的发展,将让信用资本逐渐成为第五资本
从数据中产生出来的互联网信用,将可能成为资本家族的一员。目前的资本可归为四种类型: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随着互联网信用的发展,资本家族将迎来第五个成员——信用资本。信用是交易主体的履约确定性,这种确定性附着于该主体身上,成为主体的一种特征,一项“技能”。一个从不爽约的主体,凭借这一特征和“技能”本身,就能够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得到更多的交易机会,达成更多的交易。而自愿的交易,总会给交易者带来好处。如,芝麻信用已经在酒店、租房、租车、婚恋、签证、金融等多个服务领域得到成功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个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