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00 1
2009-07-29



·
退出指南

首先须知,央行退出的是什么。在定量宽松政策这种非常规手段退出之前,利率这类常规工具显然不会先行。那么,首先收敛者,无疑是膨胀的资产负债表与基础货币。
其次应知,央行回收基础货币的速度与时间。在时间与速度的运动中,我们需要找到坐标。
已知,在货币供给调控上,央行对货币乘数的调控能力显然远弱于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可知,针对基础货币,坐标参考货币乘数。
乘数的变化取决于两点:第一是金融中介的放贷意愿,第二是信贷需求。前者显然已不是问题,争议在后者。私人部门愿意投资和消费,乘数才会快速放大。从零售数据看,私人消费已在低位企稳,但私人投资数据尚未好转。
在金融中介的资本获得补充,并愿意放贷以来,乘数即开始启动,信贷周期的拐点就出现了,即使信贷回升仍需私人信贷需求的释放与确认。由此推出,美联储退出之路,起于金融中介愿意放贷之时。而其速度,则取决于信贷渠道的疏通速度。
显然,随着流动性恢复与信贷需求回暖,市场参与者将难以接受向美联储融资所要支付的代价。美联储对应急机制的定价方式决定了其退出速度将与金融市场和信贷恢复同步。
由此应知,退出已在进行。事实上,美联储对金融机构的授信已经从2008年底的1.5万亿减少到6000亿美元以下。减少一半多。
退出路线
美联储退出路线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其资产负债表。去年底至今,联储总资产从2.2万亿美元减至2万亿左右。减少约2000亿美元,几近10%
虽然美联储持有国债、机构债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组合仍在扩大,但各种贷款与融资机制却在快速减少。除定期资产支持证券拆借机制外,融资机制规模萎缩最快。
美联储通过AMLF(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向银行提供融资的规模从2008101458亿美元的峰值降至当前100亿美元左右,CP-FF(商业票据融资机制)余额也较之去年底降了三分之二。
这说明,货币型共同基金市场与工商企业短期融资市场的流动性正在恢复。即使美联储宣布将上述机制的结止时点延至明年2月,也该认为央行已从这些市场大撤退了。
直接贷款项目规模也快速下降,余额较去年底减少60%左右。其中,货币互换贷款更较去年底少了80%。如欧洲央行6月底推出4422亿欧元的1%固息贷款项目,允许金融机构以1%的利率借入欧元,并将收益转换成美元;同时,释放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号。这些廉价资金推动了3月期libor利率快速下降。
基于其它发达经济体向市场注入了廉价资金,使得金融机构更容易通过其它央行得到廉价资金。因此,可以认为,货币互换贷款将进一步萎缩。美联储TAF(定期拍卖贷款)也将在目前较去年底已减少一半的基础上继续减少。
此外,为一级交易商提供贷款的PDCF项目和提供抵押品互换的TSLF项目,同样延至明年2月。但前者余额基本已无,后者也仅有68亿美元。美联储提供贷款的范围明显缩小,退出相当明显。
但退出并非能一概而论,仍然存在可扩张的融资机制,比如TALF(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机制)。该项目旨在为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者提供贷款,支持资产包括学生贷款、消费类贷款和小企业贷款。
正如我们在考察乘数坐标中认为,私人消费与投资的杠杆尚未启动。不同于批发信贷与融资市场,零售信贷与融资市场尚未完全回暖,为终端提供信贷与融资的规模仍可能扩大。
但这一项目余额目前仅有250亿美元左右,虽然可能继续扩大,但对美联储整体撤退之路而言,并非举足轻重。
至于1.75万亿机构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与国债的收购计划,则可能在年底前结束。机构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风险溢价已降至历史低点,基本达到美联储目标。据伯南克21日在众议院的证词,今年9月将结束3000亿美元国债收购计划,不再进一步扩大。
仔细对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项目可知,其退出之路已经紧随复苏而行。同时,随着信贷周期在下半年回升,退出安排可能会在下半年加速。

  • 三种变相加息

那么,在未来采取加息举措之前,美联储会如何加速退出呢?根据伯南克证词,方式至少还有三种。

首先,美联储提高对储蓄机构超储付息,如果对储备付息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储蓄机构资金就愿意投奔美联储,何况美联储付息并无风险。这一举措相当于抬高短期市场利率。其次,通过逆回购协议来回收流动性。作为储备管理常规手段,同样可以调节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再者,通过出售长期证券来调整储备和抬升市场短期利率。这一方式甚至还可以调控长期利率。

对流动性回收,美联储显然已做好准备。伯南克的表态,带来了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预期。股市报以小幅攀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亦有所下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29 17:20:29
美好时光

如果美联储能适时回收流动性与控制通胀,对资本市场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对货币政策最敏感之一是美元汇率,美联储退出之路可能扼制美元疲软。美联储3月推出购买国债等定量宽松政策,欧洲央行定量宽松政策被认为6月才开始。如今,美联储退出路径已确立,这一对比,可能扼制美元颓势。

不过,左右汇率趋势,货币政策未必能独立成行,财政政策退出策略也同样重要。毕竟,财赤扩大与国债发行变化,都关乎货币信用与价格。实证来看,今年以来,10年期欧元区国债收益率与美国国债收益率利差,和欧元兑美元走势高度负相关。这一此消彼长,就反映了债务与信用的关系。

那么,如果美国进一步推出刺激计划与医疗改革,财政赤字还将继续扩张,国债收益率将可能掉头走高。即使美联储有序退出,美元疲软之势可能难改。无怪伯南克高调倡议,在退休与医疗成本上升中,美国政府需要密切关注财政的可持续性。

如果美国财政政策也配合货币政策执行退出策略,美元则必将转向坚挺。

财政退出的量化目标在于控制赤字与GDP之比: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增加储蓄三种方式均将并行。经济增长与增加储蓄是上上之选,考虑伯南克对明年2.1%-3.3%之间的经济增长预测,以及经常项目赤字减少、储蓄率上升,美元若回到内在价值,将步入上升轨道。

可以认为,下半年对美国而言,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执行退出策略,将是大概率事件。而欧元区的财政退出仍可能晚美国一步,美元指数当前疲软之势,中期内可能有所改变。

除美元指数,对其它资本市场将有何影响呢?

受货币因素推动的商品市场,将回到供需基本面的定价方式,较大可能在复苏预期下缓慢爬坡与反复震荡。而对股市而言,所谓高增长与低通胀前景,将改善企业盈利,并重点推动中游行业盈利好转。

显然,以上商品市场与股市的展望,是建立在美联储与美国政府愿意及时执行退出策略,同时经济稳步复苏基础上的。风险在于,在美联储与美国政府强烈救助愿望下,经济增长倒可以保证,而通胀则难以控制。

美联储有退出工具,不代表它愿意执行退出。根据我们坐标,这在终端信贷融资需求恢复后,杠杆急速放大,通胀风险极大。但这在年内是小概率事件,也就是我们能享受一段美好时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