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经济的大船已驶入金融海啸过后但依然滔天巨浪的大洋之中,处处危机四伏。
近日,有关世界金融体系革新的话题众说纷纭,但大都是建议重新设立新的世界货币的设想。
这种想法很好,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困难和阻力重重。因为美国极力反对。同时代价也是很大的。真正建立可能是遥远的目标。可能等不到那是世界各国经济已经萎缩倒退了很多,还可能有更可怕的结局。
既然,美元已经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何不将其改造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
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的中央银行改造成为世界的中央银行,由世界各国和美国来共同管理。
这样,无论对美国还是世界各国都是极为有利的,是真正的“多赢”。
美国目前遭遇到历史上前所未有金融危机,更引发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出台种种刺激经济措施,但目前看来收效甚微,金融、经济形势日益恶化。面对目前严重局面,美国唯有与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共同抗击金融危机,才有可能度过难关,重振经济,这场金融海啸单靠美国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抵抗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与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光靠语言是不行的,美国需要切实可行的实际行动。美国最有说服力的行动就是将美联储的管理权与世界各国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世界各国,从而实现共同合作的目的。
中国作为新兴发展大国,虽然这场金融危机不能动摇经济发展基础,但是随着危机的继续加重,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购买7400美元国债,其安危上至中国国家首脑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忧心忡忡。如果美国将其美元和美联储与世界各国共同管理,这样美元的币值稳定就有了保障。同时国际金融体系也可以护卫世界经济发展平稳,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消除经济危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美国原本就是全球第一大债务国,截至2009年2月12日,美国未偿还国债高达10.76万亿美元。尽管美国上上下下对外债比例过高都很担忧,但却别无选择。分析人士认为,新增国债中外国持有比率可能高达90%,从而令美国外债占国债总额的比例逼近50%大关。
國會預算辦公室(CBO)2009年1月7日最新公布的估算報告顯示,2009財政年度的聯邦預算赤字額將史無前例地達到1.2萬億元,不僅打破去年創下的4550億元記錄,還在此基礎上翻了近3倍。而如果將以往的「陳年老債」算上,無論成人還是兒童,美國人均負擔高達3.7萬元的國債。
報告稱,這1.2萬億元不包括當選總統奧巴馬正在推行的7750億元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的開支(內含3000億元減稅計劃)。今年財赤暴增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稅收驟減,以及聯邦政府對金融及地產業的重金援救。
如果當選總統奧巴馬提出的經濟刺激方案通過並實施,聯邦赤字額將在未來兩年再增加約1萬億元,累計美國政府在過去幾年欠下的債務,國家負債總額將達10.64萬億元,也就是說,美國人無論老少,每個人背負著3.7萬元的國債。而隨著政府開支上漲和稅收下滑,預計到2009財年的年底國家負債總額將達12萬億元。
報告預計,由於經濟萎靡不前,本財年的稅收總額將比2008年少1660億元。而截至目前,聯邦政府已向金融業和貸款巨頭「房地美」和「房利美」投入4000多億元援助款,其中單接管「兩房」就導致財赤增加2400億元。
CBO預計,今年經濟發展將縮水2.2%,到2010年復蘇時可望增長1.5%。但如果奧巴馬政府不採取果斷措施,明年初的全國失業率將激增至9%。這輪一年前開始的經濟衰退,將持續至2009年。1.2萬億元佔了經濟生產總值的逾8%,高於1980年代的赤字水平。
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和救助金融而大肆增发国债扩大赤字,很可能会引发恶性通胀和货币贬值,并相应地使世界债权人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大幅缩水。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2009年2月13日表决批准了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将送交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另外,美国还将推出资金数额不菲的金融援助计划及其他救助计划。
美国实施这些计划的政府资金将主要来源于发行国债筹借的款项。据美国权威机构预计,今年美国的财政赤字规模可能会逼近2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3.5%,接近1942年美国参加二战时的赤字水平。通过超量增发国债筹借资金的途径拯救陷于衰退困境的经济,将使美国身背创纪录的财政赤字重负,这几乎肯定地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的灾难性后果。中国、日本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国债及其他形式的美元资产存在巨大的贬值风险”。目前还看不到美国经济好转的迹象,看到的仍然是:企业盈利下滑,亏损面扩大,破产量增多,失业度加剧,美国经济仍处于进一步恶化中。
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于4月17-1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郑新立在论坛上建议,亚洲国家应当联合起来,要求美国作出对美国国债的价值与美元的通货膨胀率挂钩的承诺。
郑新立指出,亚洲国家有责任购买美国国债,因为现在救美国就是保自己。但是美国也必须作出承诺,即买美国国债,如果美元大幅度贬值,那么要实行保值,跟通胀率挂钩。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最近到亚洲国家游说,希望亚洲国家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我说亚洲国家有责任购买美国国债,因为现在救美国就是保自己,”郑新立指出,中国的外汇资产70%是美元资产,也就是说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多数鸡蛋是放在美国这个篮子里,“如果美元贬值,我们这些鸡蛋就要大受损失”。
但是他认为美国要作出承诺,就是买美国国债,如果美元大幅度贬值,那么要实行保值,跟通胀率挂钩。“我想中国、印度,再加上日本、韩国我们这些拥有美元国债的国家联合起来,希望美国政府做出这个承诺,我想这个要求不算过分。这样美国也可以利用外部资金摆脱他受到的影响,应该可以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双赢或多赢的方案可以是,敦促美国将美联储转变成世界各国共同管理的、管理美元这一现实的世界货币的中央银行。
美元继续贬值的状况对世界各国都是不利的。对中国来说,美元贬值会使中国二万亿美元(其中包括7400亿美国国债)外汇储备资产大幅缩水,让中国人民数十年奋斗积累的财富大幅贬值。同时,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美国经济萎缩已影响世界经济下滑,已经让以中国为代表的依靠出口贸易的国家经济经受巨大挫折,稳定美国经济就是稳定世界经济,稳定中国经济。中国不能坐视不理,救美国就是救自己。
要稳定美国经济首先就要稳定美国金融,近日从一些资料中看到美联储是私人性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中央银行,不受美国政府的控制,因而造成震惊世界的金融海啸。
美国政府和人民不能听任金融寡头们的私欲泛滥,应该立即将美联储收归国有,然后与世界各国合作,将美联储转变成世界货币的中央银行,与世界各国共同管理美联储。如此可避免世界金融动荡,使世界各国金融资产遭受巨大损失。
如果世界各国不能抑制美国金融寡头的私欲,世界各国为了自保,一起抛弃美元,就将使世界经济遭受灭顶之灾,首先是美国金融崩溃,然后是实体经济崩溃,然后波及中国、日本、欧共体等世界各国,造成全球金融崩溃,经济发展倒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恐怖局面。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现在已是经济全球一体化,因此,中国、日本、欧共体等G20国家以及世界各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拯救美国,拯救世界,敦促美国进行金融改革,改组美联储,与世界各国共同管理美联储。
不能再听任金融寡头们的私欲横流,任意胡为,他们为了私欲,会致美国和美国人民、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的。
奥巴马总统应该象罗斯福总统那样力挽狂澜,拯救美国金融和经济,兑现您在竞选总统时承诺的誓言,拿出英雄般的勇气来,立刻将美联储收归国有,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管理美联储。美元现在基本上已成为世界货币,已不再单单是美国的货币,交与世界共同管理也是顺理成章。
如此这样才是真正的挽救美国经济,挽救美国人民,同时也是挽救世界经济,救世界大众于水火之中。
如此这样,世界经济将会走出灾难,走向平稳,奔向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
【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4月29日文章】题:中国力图摆脱美元陷阱(作者加拿大亚太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姜闻然)
随着世界经济继续萎缩和美国复苏前景依然黯淡,全世界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中国经济预计增长6.5%,外汇储备高达2万亿美元,这使它看上去可能会是全球经济的救世主。但是,中国政府在全身心地处理别的事情:如何保住它辛辛苦苦挣得的积蓄免遭贬值。
尽管全世界似乎都认为中国巨额的现金储备是能够刺激全球经济的魔棒,北京却认为它更像是悬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人似乎断定,国际金融灾难威胁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很多人认为那是几亿低收入中国劳动者的“血汗钱”。中国就如何在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中强化自身金融地位展开日益激烈的辩沦。有清楚迹象表明,中国领导层已经着手应对这一问题。
中国贸易与资金的“双盈余”导致外汇储备多年来日益增加。为了给这些外汇储备寻找安全的投资回报,北京开始购买越来越多的美国债券,弥合了美国贸易与预算的“双赤字”,在这一过程中成了美国最大的债权人。北京在2005年实行重大改革,停止让人民币盯住美元,转而采取浮动汇率机制,使中国货币盯住一篮子货币而离开了美元.这既是迫于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是由于担心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会有危险。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了20%,中美经济关系的基础并未改变。
但是,当前美国经济危机和奥巴马政府为迎战危机而采取的巨额开销方案使中国担心手中持有的美元的价值。也就是说,美国现在的巨额外债(可能会是日后的巨额预算赤字)和新印出的美元大量注入市场会导致通货膨胀,因此美元最终会贬值。中国长期以来惧怕的梦魇可能成为现实:所有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那是用“血汗”挣来的——的价值将骤然下跌。用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话来说就是人民共和国变成“美国国债共和国”。据克鲁格曼说,除此之外,中国现在已经掉入“美元陷阱”无法自拔,而且任何人都不会出手相助。
所以,中国人正尝试采取两大措施来自救。首先是设法完全改变游戏规则。在伦敦举行20国集团峰会的仅仅几天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撰写了一篇文章,批评美元的地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结构性诱因,并呼吁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取代美元的全球超级货币。这种观点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也引起一些争议。
但是北京并非光说不练。为了使全球金融秩序实现上述根本变革,中国采取的第一步行动是强化人民币的地位。自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和全球多个国家商定并开展货币互换,总价值超过120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的贸易活动将用人民币而非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其他领导人最近呼吁亚洲各国通过增加互换货币和建立新机构来更加紧密地合作。这些都并非什么划时代的动向,但是,人民币的“走出去”战略意味着美元占全世界官方储备货币2/3的支配地位将开始改变。
为了摆脱美元陷阱,中国做出的另一项努力是全球投资多元化,从低收益的美国债券和波动性大的证券转向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和资源资产。没有哪个中央政府部门主管这样一种战略,但是新近公布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并简化了相关程序。著名的《财经》杂志将中国新一轮的海外收购称为“没有乐队指挥的大型演奏会”。
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也给中国提供了良机:商品价格下降、许多能源和资源公司的股价下跌。尽管仍然有些犹豫。但是中国大型企业似乎正在增加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对外直接投资。
长期以来,余永定等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呼吁减持美国国债和资产而更多地投资于有形资产。北京现在似乎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地避免掉进“美国国债共和国”陷阱,它要成为硬资产共和国。它所面临的挑战是,既要采取足够措施离开美元,又不能动作过快和幅度过大导致伤害中国持有的美元的价值。中国所做的或许不是全世界期盼它做的事情,但是,它试图摆脱依赖美元的试探性举措可能有助于世界经济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