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85 5
2009-07-30

现在的泡沫是独特的。它起始于一个恐怖的故事:纸币的价值将会蒸发,因此,你需要用纸币去买东西,随便什么东西

资产泡沫来来去去。每次资产泡沫都以一个故事为开端:首先是日本,然后是东亚奇迹,网络热潮,以及金融革新如何减少风险——只需提起最近的这四次。每一次泡沫都发端于一个看似真实的牛市故事,尔后被金融市场夸大,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

回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征服世界、看似不可战胜的一些公司,例如索尼和丰田。竞争力的提高使人们有理由重新评估日本的资产价值。问题是(资产价值)究竟是多少?这正是想象力可以疯狂膨胀之处。然后,东亚奇迹是一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故事。亚洲四小虎和东南亚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创造了非常高的GDP增长率。金融市场抓住了这一点,将此看作是个无止境的趋势,并据此重新确定这些国家的资产价值。

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现象让人们相信,新经济能创造无尽的财富。金融市场忽略了竞争在限制利润方面的作用,而非理性很快导致过度投资以及盈利的崩塌。更新的例证是,通过金融工程能够降低风险的神话,令金融创新大行其道。低风险导致财产或股票等风险资产的价值重估。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仅仅是个故事。降低风险只是一个数学幻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故事,风险资产的价格走高,印证了低风险的预期——但仅仅是短期内如此

现在的泡沫是独特的。它起始于一个恐怖的故事:纸币的价值将会蒸发,因此,你需要用纸币去买东西,随便什么东西。在我最近一次在杭州的演讲中,一个富有的听众说:房市可能被高估了100%。但房价下跌的时候,我还剩一半,纸币将会一文不值。这个最新故事的吸引力是,经济并不重要。就算世界经济衰退,又怎么样?就算股市和房市崩溃,又怎么样?我们脱离纸币就行了,不是吗?最好借钱来买实物资产。这是银行信贷政策可以控制的领域。但是,银行愿意借得越多,资产市场就会变得更热。

内地银行10年前曾经历了一次银行危机。上世纪90年代初,银行为土地投机提供了太多贷款,导致了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继而引发了货币政策收紧。土地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由于出口下降,银行进一步深陷泥潭,40%的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贷款。

为拯救银行,政府剥离了它们的不良资产,为它们提供高息差来赚钱,并让它们到香港上市融资。这些帮助银行的措施带来了2004年以后的信贷热潮。现在按市值计算,这些银行已经占据了全球前三位。

然而,银行的好运并不总是存在。贷款热潮过后,必然是一场危机。但这还没在内地发生

目前,银行正在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定量宽松政策的目的是当出口萧条时,促进内需增长。但是,流动性却流入了房市和股市(部分成为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通胀恐慌形成的泡沫将适时爆发。纸币将以通胀率和利率之差的速率贬值。如果通胀率是6%,银行的储蓄率是2%,纸币每年就损失4个百分点,或是每月损失 0.33个百分点。中国的股市和房市可能被高估了一倍。只有持续20年的、相对较高的通胀率才能让它们的价值显得比较合理。然而,持续的高通胀率将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发资本外逃,最终带来资产市场的崩溃。这个故事能够说圆的时间不会很长。

类似的例子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储贷危机。美联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帮助银行系统。美元由此进入了漫漫熊市。在美元下滑的同时,亚洲那些货币盯住美元的经济体能够在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同时,不必担心本币贬值。由于美元的低迷前景,这些资金不会外逃,因此大量流入资产市场。

1996年美元开始反弹时,亚洲经济体开始被迫收紧货币政策,这引爆了它们的资产泡沫。

资产价格的崩溃,引发了资本外流,这进一步加剧了资产的通缩。资产通缩破坏了这些经济体的银行系统。简言之,美国银行的危机为亚洲信贷繁荣创造了环境。当美国的银行业恢复时,亚洲的银行崩溃了。

中国也将走同样的道路吗?有很多的事例在佐证这种联想。当时东南亚的房地产价格高于美国,但是专家和政府官员有很多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尽管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东南亚的银行需要巨大的市场进行投资,因为金融市场令它们的增长没有极限。这些事情同样发生在今天的中国。

当一些东西好得令人难以相信其是否真实时,它们确实就不真实了。世界贸易——全球发展的发动机——已经崩溃,全球范围内的就业仍在减少。好像没有现实的方案令全球经济重新实现快速持续的增长。

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银行贷款只能在短时间内提供支持。然而,股票价格现在像上一个泡沫全盛时期那样高。像之前所有的泡沫一样,这个泡沫在将来的某一天也会破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31 00:37:23
看这次他什么时候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04:14:44
与谢国忠商榷——中国股市高估了一倍吗,兼谈7.29暴跌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一贯语出惊人的谢国忠先生,在刚刚放言下半年股市还会涨一把之后不久又大放厥词:中国股市高估了一倍。这不禁令人想起了2007年春天的情况,当时股市还在2400点,他就大叫股市有泡沫,高估了。后来中央电视台3记者来复旦大学专访我,做了个节目,叫“两谢之争”,结果2007年股市上了6124点。笔者不知道谢国忠股市高出一倍的结论来自何方,按他的理论,中国股市的合理区间应该在1600点以下。



大家想想看,中国股市1600点,去年十月份,当时是什么形势。第一,当时证监会让40多家大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第二,国家鼓励社保基金大举入场,购买股票。第三,当时国家限制大小非每月只能套现0.99%。第四,国家在此前还大幅削减了印花税。第五,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股市和经济,食不甘,眠不安,温总理在英国访问期间,一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问股市怎么啦。所以,股市按照谢国忠先生的理论重回1600点以下,在看得见的将来是绝对不可能的。



以2009年5月22日全球股市的价格来比,就可发现世界各国的股价市盈率是可以完全不同的。当时俄罗斯的市盈率是6.73倍,日本由于实行0利率的货币政策和交叉持股,市盈率是20.31倍,德国是19.45倍。可见,世界各国的股市是可以大相径庭的。股市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是货币PK股票,货币供应量大,股市就涨,货币供应量少,股票就跌。这就好像电的价格,俄罗斯的水电极其发达,人口又少,一度电只合人民币5-6分钱,深圳和上海的电是每度6角钱以上,所以笔者不知道谢国忠的股价高出一倍的依据是什么——谢的言论发表在7.29日,使几千万沉浸在暴跌痛苦之中的股民更加雪上加霜,痛上加痛。



确实,7.29号股市暴跌了,这是由于如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将近3-4个月中国股市连续上涨,没有深幅调整过一次,有人获利100-200%,不管什么价钱都肯跑出来,因此7.29日的深幅调整是早晚会发生的。调整一段时间,反而有利于股市夯实基础,继续前进。



第二,仅次于中国石油的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上市,以7块左右的高价套现,成交41亿股,共抽走资金280亿元(还有19亿股没有出来)。这么实打实的抽血,就和中石油上市时一样,对大盘是会有较大影响的(高价发行新股害死人)。



第三,央行重申信贷资金不能进入股市房市。



第四,国家下调汽油价格,每吨下调200元,中国石油和与他相关的煤炭股,也只能跟着下跌。

第五,加上羊群效应,从众心理,一下子跌了200多点。



我们不知道股市会调整多少天,调整到什么点位,但我们认为基本面没有任何大的变化。一,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多次讲到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他们的态度从来没有动摇过。二,实体经济确实在好转,7.37万亿的新增贷款放出去不可能收回来,配套资金还要增加,否则实体经济马上就要陷入绝境,成千上万的人又会大量失业。三,其实央行从来没有允许过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市,现在主要是重申一下而已。四,象中国建筑这样的大盘股,在近几个月当中还会有吗?五,中国汽油的价格涨涨跌跌以后将会成为一个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这次跌了没准下次就涨了,不必过于惊慌。六,现在居民存款是20多万亿,加上金融机构存款和企业存款一公司50多万亿。还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海外热钱还在不断进入中国),中国的资金是充裕的——我相信,股市调整是应该的,合理的也是必须的。但国家决不希望股市又回到熊市。如果有人真的要把股市砸下去搞成熊市,那么恶性通货膨胀就真的会爆发。股市涨高了,发点新股就行了,资金不又回到了实体经济中吗。



7.29日成交达到4000多亿,有人在跑,也有人在接。跑出去的几千亿资金投向何方,存银行?利息只有2.25%。买国债、企业债,由于有通胀预期,长期债券也大跌不止。打新股?象中国建筑这样的大盘股今年还会有吗,小盘股占用的资金不多,也很难中签。买房子?明年真的征起物业税来怎么办。早上出逃的人和基金,可能正在高兴和窃喜。但他们现在开始是在时刻忐忑不安的关心着,到底跌倒什么位置。跌7-8天还是3-5天,时刻在思忖着,掂量着什么点位把它抄回来才好,否则钱往哪里去啊。就是大小非出逃的也有很多又回到了股市。就像紫金矿业的变现者,拿了几十亿又去买了青岛啤酒股票。



至于谢国忠强烈反对的炒房产,我也强烈反对炒房产,但”货币是天然的自由派”(马克思语)。当7.37万亿信贷洪流滚滚而来时,它们能完全被拦住不进去吗?难道几百个中间产业都可以搞活发展,偏偏让房地产市场死气沉沉?上海只剩下两三个月可出售的新房了,无论谢国忠怎么说,一有稍好一点的楼盘,就得排几天几夜的队去买。所以房地产板块的大跌也是完全没道理的。我在这里要提醒管理层:股市千万压不得,一压真的会压出一个全面的恶性通胀来了。一旦趋势形成,要救也就难了。像谢国忠这样理论不结合中国实际的“学者”,他的意见大家听听参考参考是可以的,但完全不必太较真,看得太重。

——股市怎么发展,谁也不是神仙,但我们的希望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写于2009年7月29日21:18复旦大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11:14:43
房子....肯定贵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13:56:57
呵呵,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14:14:04
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候破灭,跌到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