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moo 发表于 2009-8-2 15:05 
猫爪 发表于 2009-8-2 14:37
临时性的派遣和常设机构的区别,除了降低常设机构的费用之外,是否还有防范串谋的可能性?
如果没猜错的话,历朝历代应该都同时设置了“临时派遣”与“常驻”两种机制。
本题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1)皇帝派出钦差大臣的目的?或者,应该具有哪种目的?
(2)钦差大臣的职能?或者,钦差大臣应该具有哪种职能?
(3)临时派遣与常驻的替代或互补关系?或者,应该具有怎样的替代或互补关系?
(4)皇帝设计的哪种机制更有效率?或者,皇帝应该设计哪种机制?
认真仔细地看了各位的讨论,但非常遗憾,各位网友的思路都被限制在信息或权力处置角度,得出的结论也都逃不出两个最基础性的东东。
各位如果真的与那些“钦差大臣”们一起多多吃几次饭,你们会觉得你们这些答案很书生化。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你们所有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都基于一个最基础的前提性假设,即皇帝是好的,是要解决问题的。但是,如果假设一下,如果皇帝是“坏”的,不想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又会是什么?另外,如果皇帝是中性的,既不好,也不坏,那么我们的分析思路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sungmoo 斑竹对问题理解比较深刻,可惜没多少朋友继续他的思路继续讨论下去。
无论是原来的钦差大臣还是现在的监督员等,本质上都是相同的,然而,我提出两个东西供大家讨论,一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里关于反对腐败的经典台词,说明了一切问题;二是,都知道和申是贪官,“皇帝”为啥不杀他?难道仅仅是因为他能制造笑料还是皇帝不相信他是贪官?
我觉得,这里最重要的是,皇帝设置的有效率的机制,即“福利下放”与“权力制衡”,实现了三赢,既解决了民众的问题(民众其实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或者许多民众不愿意知道问题在哪儿),又解决了“钦差大臣”们的福利,还解决了皇帝的权力制衡问题。如果,我们往这更深入地思考,还会有许多许多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