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血糖监测系统市场容量约200多亿美元,罗氏、强生、拜耳等几大巨头占据将近90%的市场份额,呈寡头垄断格局。
根据中国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血糖监测系统整体市场规模约为60亿人民币。市场最早进入者为强生和罗氏,除了品牌优势强、学术推广力度大之外,还拥有除血糖监测系统外的多种产品组合等优势,占据了城市市场较大份额,尤其是医院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品牌技术差距逐步缩小、国产血糖仪价格优势明显,替代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国内血糖仪市场份额外资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强生约35%,罗氏约20%,雅培约8%。国产品牌三诺约15%,北京怡成约6%,近年鱼跃医疗也逐步开始进入血糖市场。
图1:2013年我国糖尿病市场格局(销售额)

销售渠道方面,目前我国血糖仪医院和零售渠道销售各占一半,其中外资品牌血糖仪在医院和零售渠道的市场占比分别约为90%和50%。在美国,零售渠道血糖仪销售占比约85%。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及血糖仪的家用化趋势,零售渠道的增速将明显超过医院端,同时,随着原有外资品牌的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国产品牌的性价比优势体现,将更多的迅速开拓零售渠道。我们认为,提升患者自我救赎意识与依从性是糖尿病监测市场的关键,医护人员在患者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表1:主要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血糖监测产品性能及价格对比

据统计,2015年我国血糖仪存量约为3532万台,平均渗透率约为22.5%,农村地区渗透率不到10%。目前,发达国家渗透率为90%,全球平均渗透率水平60%,因此我国血糖仪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糖尿病监测次数方面,由于血糖试纸不属于医保范围,患者医疗负担较重,目前我国每台血糖仪年均消耗的试纸量大约为100条左右,相当于一周测两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400条/台/年),我国单台血糖仪年均试纸消耗量明显偏低。按照ADA指南要求,血糖未达标患者或治疗开始时的患者每天血糖监测次数至少为5次,血糖已达标患者的检测次数则在2-4次/天,而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是需要在正餐前、后,加餐前、后,睡前、运动前检测血糖水平,因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血糖监测次数也将增加,血糖试纸的使用频次有望上升。
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1.1亿人,2013-2015年我国糖尿病病患年均增长率为4%,据此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达到1.33亿人,实际随着慢性病发病率的持续上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者年均增长率仍会增加。
其中I型糖尿病患者、II型糖尿病患者和妊娠糖尿病患者占比分别为4%、95%和1%,同时我们分别基于100%、40%和50%的血糖仪渗透率假设,到2020年,使用血糖仪人数约5667.5万人,整体渗透率约42.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血糖监测次数也将增加,血糖试纸的使用频次有望上升,我们假设平均可以达到150次/人/年。
血糖仪价格方面,目前市场上进口血糖仪价格为400~800元,国产血糖仪价格为100~200元,进口试纸3~5元/条,国产试纸1~2元/条,我们给予血糖仪均价400元,试纸2.8元/条的假设。假设至2020年血糖仪和试纸价格不变。
表2:2020年我国糖尿病监测市场测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