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971 8
2009-07-30
今天在新浪看到一条新闻,让我心理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仅是新闻内容本身,更是因为我和里面主人公的某种对比

主人公:
董宋萍,85年生人,嘉兴学院金融专业毕业,09年工作(她比正常浙江学生晚了1年上学,比外地学生晚了2-3年上学),现任深交所上市公司“时代科技”公司董事会秘书。月薪10万。
本人,85年生人,目前在国内读研,身无长物。
(我和他老乡)

本来也许是条靠潜规则上位的新闻,但是我看了主人公的照片,长相平凡,感觉应该不是。于是人类的某种阴暗本性促使我往某些不好的地方联想,忽然猛醒,觉得是自己的酸葡萄心理作祟。是啊,作为老乡的我,人生轨迹居然相差那么大,确实使我内心产生了很大的不平衡和嫉妒心理。
嘉兴学院,一所三本学校,浙江本地学生尤其是嘉兴本地学生不屑一顾的学校,居然出了如此大牛,其职业生涯之顺利,超过了光华金融、复旦金融、清华经管的任何一位优秀学生的职业生涯,堪称是09届学生之最。而我,或者说大部分名校的研究生,在学校里面苦苦挣扎,最后还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现实的落差是残酷而巨大的。我一些同学甚至毕了业连工作都找不到——为什么背景相差如此大?特别是当我听到一个在四大工作的同学突然被辞职的消息,我惊愕了。
真的是她太优秀还是我们太无能?我们读研的价值何在呢?名校学生是不是该反躬自省放下架子了??学习理论的意义到底何在?她自称自己精通金融理论——我觉得她窃取了话语权,一个工作优秀的人还要来抢夺穷酸知识分子最后的尊严,难道是要证明我们这些搞理论的不如她嘛?MM、BS、APT、CAPM这些东西我相信一个嘉兴学院出来的人绝对不可能比光华培养出来的学生更了如指掌。但是实际呢?理论不能使人成功,但是可以成为成功者的点缀。我们这些认“死理”的人,最后钻到书本里就出不来了。

哎,心理有点乱,不知所云。大家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30 23:19:46
的确值得研究一下···有具体的信息没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0 23:20:19
LZ想开点,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我们也可以努力,每个人生都是有价值的,过自己的生活,总会有快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03:11:31
楼主想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09:18:03
努力总会有收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09:22:32
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