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243 13
2017-01-19
有些看法将准备金跟存款混淆一起,这是很不对的,准备金不会离开人行,离开人行的准备金就是我们接触到的钞票了。纸币和准备金从性质上来看,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两者只可能出现在资产栏位里。而我们经常说到的存款,其实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不会相互交叉。
通常的派生货币过程,需要A银行甲客户转给B银行乙客户,如果不用准备金清算的话,A银行需要开着车把钱拉给B银行然后通知B银行是甲转给乙的钱,可想而知这有多么的麻烦了吧。实际情况是A通知央行,把存放央行的准备金调给B,并且告诉B是由甲转给乙客户的。
准备金并不是锁住不能动的,而且恰恰是有了准备金制度和央行,各行才能行使清算职能,会计制度是要求实收实付,各银行交准备金的方法也只有拉着钱拉到各地央行。
有人又要问说每天存钱取钱的行为太多了,岂不是天天都是开车拉钱吗?其实不是,你建行账户转给工行账户100块钱,建行准备金减少100,工行增加100,因为准备金本就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一组数字,不需要有实物变动,也不会有“缴纳”准备金这一动作。
PS虽然现在电子支付很强大,但是银行不能通过在电脑上给央行汇钱来缴纳准备金。原理也很简单,除非这个银行能跟央行在其他地方都开立账户,否则没有第三者来确认清算完成,只能用现金清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19 21:50:49
楼主不能笼统地说“准备金”,还需要区分法定准备与超额准备。
再者,需强调的是,并不是只在纸币本位制度下才存在信用扩张以及“货币乘数效应”。在没有央行,金属本位制度下,如果银行仅保留部分准备金的话,也会出现信用扩张与“货币乘数效应”。只是相比前者,这个效应恐怕会很小,因为信用扩张太厉害的银行很快就会面临挤兑的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20:02
lwzxy 发表于 2017-1-19 21:50
楼主不能笼统地说“准备金”,还需要区分法定准备与超额准备。
再者,需强调的是,并不是只在纸币本位制度 ...
98年以前人行要各银行开法定准备金和备付金账户,98面以后取消只有准备金账户,法定准备金这一概念和离心力一样,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东西,准备金需要满足法定比例,超过部分书上称为超额准备金,但是并没有这种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41:21
慕容和紫英 发表于 2017-1-19 22:20
98年以前人行要各银行开法定准备金和备付金账户,98面以后取消只有准备金账户,法定准备金这一概念和离心 ...
你的意思是,由于央行允许商业银行只开一个准备金账户,所以就不存在超额准备了?

有没有超额准备金,要想验证这一点并不难,你看看哪家银行在准备金账户中敢于低于法定准备金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47:18
慕容和紫英 发表于 2017-1-19 21:15
有些看法将准备金跟存款混淆一起,这是很不对的,准备金不会离开人行,离开人行的准备金就是我们接触到的钞 ...
银行其实是可以随意增加负债项的,但面临很多制约,百分之8的充足率,单一客户授信额度不超过百分之五,等等。
很重要的一点,准备金不是银行发行的,提现和跨行交易都会消耗准备金,如果不能完成清算那马上面临清算风险。
其实同理,央行对于基础货币的供应也是无限大的,提现是不能挤兑央行的,但也面对两个制约,一是央行作为货币发行方需要保持币值稳定,不能滥发,二是央行也面对清算制约,美元不是中国央行发行的,提取美元会挤兑央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58:51
lwzxy 发表于 2017-1-19 22:41
你的意思是,由于央行允许商业银行只开一个准备金账户,所以就不存在超额准备了?

有没有超额准备金, ...
我没否认超额准备金的存在,但这个概念很误导人,不少人认为法定准备金是上缴出来的,超额准备金才是有用的,甚至前几天有人主张把法定准备金拿出来支援落后地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