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定开始写这个系列的时候,就打算一直写到fellow。一直没有停止努力,大家都加油!
一、课程介绍
先说一下高级课程在整个SOA考试体系中的位置,前几门基础课程的考试(PE)讲的是纯技术和基本功,FAP讲的是精算方法论,而高级课程讲的是如果运用精算技术和精算思维方式,去解决某个领域的实际问题。拿保险产品开发举例,基础课程教你的是怎么算保费,怎么算准备金;FAP教你的是产品开发要遵循一种精算控制循环的方法论;高级课程教你的是在开发某种特定的产品时,从各个维度(产品设计、核保、定价、销售等等)都要注意哪些具体的问题。
LP这门考试的全称是life pricing,是ILA(individual life and annuity)这个路径下的一门高级课程考试,核心内容就是产品定价。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庞杂,大体可归类为五个部分:1. 寿险产品介绍 2. 定价假设 3. 寿险产品开发、定价、核保、销售 4. 寿险产品中内嵌期权的定价(随机过程)5.北美税法、不丧失价值规则和信息披露。五个部分基本上相互独立,每一部分都可以单独当做一门课程学习。
二、复习资料
高级课程的复习资料分为四类:
1.参考教材:按照最新的考纲,一共是五本很厚的书,但是本本经典,比国内的精算教材好多了;
2.Notes:考纲里那些以LP-###-##形式出现的就是notes,notes其实就是各种论文、研究报告、或者是某些书里的章节节选,一共是三十多篇;
3.蓝色下划线链接:这些链接其实也是一些论文和研究报告,共三十多篇;
4.Manual:一些第三方机构出版的辅导书。
以上四类资料缺一不可,重要性都极高。
三、考试
一共考五个小时,上午三个小时,需要完成六道大题,下午两个小时,需要完成四道大题。总体考下来的感受是:
1.每道题只有半小时时间,时间非常紧张,每道题都有n多小问;
2.需要你对各种知识点非常熟悉,但凡是思路一卡壳,这道题你基本就写不完了;
3.既有计算,也有论述,有些计算非常复杂,比如我考试时第一道题就是计算一个五年期产品的profit margin,需要手工去算每年的现金流,然后贴现,当时死的心都有。
4.考到的内容非常繁杂,复习时不能有侥幸心理,每个你觉得可以忽略的知识点都可能变成一道题目。记得书里有一个知识点是分红精算师的资质和职责,当时觉得这玩意有啥重要的,结果考试时这就是一道改错题;
5.新加入的考点出现的频率很高;
6.答案尽量简短,把你的key point写出来就行,然后用一句话去解释,不要过多赘述,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
四、复习方法
1.复习时间:我复习了半年,前两个月先通读教材;中间三个月开始高强度的记忆,最后一个月做题找感觉。
2.认真看考纲!每年考纲会更新一次,所以一定看最新的考纲,每次新增加的考点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
3.Manual的使用:高级课程manual写的最好应该是ACE和PAK这两个机构,我选择是ACE的。高级课程的Manual里,都是一些知识点的罗列,没有具体的解释。Manual帮助你梳理知识点的脉络和体系,帮助你抓住复习资料中的重点,但是它没法让你理解每个知识点。
4.只看Manual行不行? 明确告诉大家,高级课程阶段只看Manual不行,两个原因:一是只看manual你真的看不懂,manual只是考点的罗列;二是考试考的很细,复习资料里的任何细节都可能变成一道题。
5.看教材的时候,一定想明白教材里的每句话,如果怎么也想不明白,那就标记一下,下次再复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再思考,总会想明白的。这个步骤有时候比记忆重要,现在SOA的考试越来越难,出题非常绕,真正明白才能会做题。
6.关于背诵,背诵其实就是背诵manual,这是最痛苦的一个阶段,知识点太多太繁杂。我的建议是先构建知识体系,比如LP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细化到第二部分是讲定价假设,定价假设里又可以分为死亡率假设、退保率假设、费用假设、投资收益假设,然后再细化,死亡率假设都有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我认为构建这个体系比单纯的背诵重要,这个体系能帮助你遇到一道题的时候迅速反应,应该用哪些知识点去回答。。
7.但凡是复习资料里有计算的内容,都标记一下,因为这就是考试计算题的出题范围。最后的时候可以总结到一起去复习。一定弄明白每个计算,自己亲自去算几遍!
写在最后:
虽然我考试考的不快,但是每次考试都不仅仅以通过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和自己的工作相结合。事实上我最近设计的一款创新型产品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这个考试。整个复习下来,发展自己对于精算的理解确实成长了非常多。这也是我一直坚持考下去的动力。
该系列的其他文章:
我是如何通过SOA前五门考试的
我是如何通过VEE的
我是如何通过FA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