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32 4
2005-10-17
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时候常常会说 is不变 lm右移 先简单的认为其原因就是增加货币供给  这样的结果是收入提高  利率下降
      我的问题是 谁因谁果 ?  高的书上对lm右移的解释一般就归于增加货币供给 而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靠什么方式实现的呢?应该不是加印钞票那么我可以理解为政府回笼债倦 也即使得人们手中的货币持用量增加 也即抛售手中的债倦 而抛售的前提是价格足够高  也就是利率下降 这样才相当于是货币供给提高了
   那么 利率变化应该是因 增加了货币的供给是果

   如果照上面分析 那么去年央行上调利率的原因我可不可以反过来推 :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要保持市场的一种均衡 而上调利率的结果一般会使得i减少s增加 从而趋向i=s 那么反过来也就是说现在i>s 也就是投资过热 而S会增加   这里的S增加有什么用意呢       困惑
   而且对于央行为什么要上调利率(这一利率的上调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 一纸公文?) 讲实话我并不知道具体到底有哪些原因 至于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有什么影响 也只感觉知道的很皮毛 还望前辈指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8 7:43: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18 10:23:00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结合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中对于货币供给(money supply)的说明: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

M = H x (Money multiplier)

这里M:货币供给;H:C+D(currency in circulation + 商业银行中的公众储蓄)

政府都想要控制货币供给,但货币乘数取决于外部因素,非政府所能控制,因此,政府只能把矛头转向H!希望进而控制M!

现在我们看货币经济学中所涉及的:

对于一个银行来说,它内部资金的供与求来源于给外部的贷款与居民的储蓄,假如设外部贷款需求为L,储蓄供给为D,i为市场利率,id为储蓄利率,il为贷款利率,假设银行间不存在交易花费(transaction cost)而且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资产与负债,我们有以下两个等式:

D=d0-d1(i-id)

L=d0+l1(i-il)

一般来讲,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对于完全竞争银行来说:利润=0,因为L il - D id = 0,收入=支出。如果说再假设没有“储备金”的话,id=il,因此:i=id=il。三种利率应该相等!在此情况下,银行的供求曲线达到均衡!

应该指出的是,政府能够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的只有id,即储蓄利率,而市场利率则由外部因素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来综合决定,它不能直接控制!

如果政府企图控制货币供给的话,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最高、或固定储蓄利率!如果储蓄利率低于市场利率,银行的储蓄供给就会减少,因为相对而言,以市场利率为更高回报的投资:债券等等更加吸引人!这样的话,银行贷款利率会增加,想贷款的人就会减少,这样可能会减少某些投资机会!不是很值得提倡!

假如我们现在加入对于银行储备金的考虑,情况就会变得很复杂了!

假设r为储备金比率,则储备金R=r x D,供=求,则 r x D + L = D,储备金加贷款等于储蓄!L=(1-r)D

由于完全竞争,利润为0,则 il(1-r)D - D x id = 0,D不能为0,则 il(1-r) - id =0, il=id/(1-r),这个时候,il > id,这是为了对银行持有一定无收入的储备金的补偿!

最后通过很复杂的计算(这里省略,可以参考相关书籍!)得出 id 与 r和i的关系式,以及 D 与 i和r 的关系式,结论是政府也可以通过改变 储备金比率来达到控制D(储蓄)的目的,从而控制H,控制 货币供给!当然,这里D与r的关系很复杂,从数学上来说可以说是不确定的!

如果贷款需求弹性(elasticity demand for loans)比较大的话(>1),如果银行的贷款L降低,则贷款收入(il x L)降低,作为补偿,银行会降低储蓄利率(id),则储蓄降低(D),货币供给降低!

如果贷款需求弹性比较小的话,如果L降低,则贷款收入(il x L)增加,银行会增加储蓄利率(id),则储蓄增加(D),货币供给增加!

政府除了可以用储蓄利率来(id)以及储备金利率(r)来控制货币供给以外,还可以通过中央银行下达强制性储备金水准来进行控制!

因为 D=R/r,而且i={[l1+d1(1-r)]/(d1xl1xr)}d0 - {[l1+d1(1-r)^2]/(d1xl1xr)}D

D或者进而M(货币供给)也都取决于R(储备金水准),R上升,D也上升,M上升,相当于扩张性货币政策!从第二个等式可以看出,储蓄供给增加了,其供给曲线右移,因为贷款需求曲线是下斜的,因此,市场利率也降低了。

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要分清市场利率(i),储蓄利率(id),和贷款利率(il),不能一概而论!!!

我是不是写太多了,能不能要求斑竹加金啊???[em01][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8 10:51:00
yun了~~
没看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8 11:44:00

很简单,增加货币供给,有三大手段,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

除此以外,还有直接信用调控手段、间接信用调控手段、央行的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等

肯定不是直接发行货币的,这种基础货币的增加都是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增加实现的,通货的增加可以看成是准备金的一种露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8 12:16:00

不好意思,写得太详细了!简单而言,绝对是货币供给是因,而市场利率变化则是果!

LM曲线右移是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的:即控制储蓄利率;控制储备金比率;以及下达强制性储备金水准来进行控制的!

利率的变化不是单可以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来决定的,换句话说,并非政府单方面的决策!而是由各种政策、变化、以及不同外部因素的综合决定结果!

一般来讲,市场利率,也就是我们通常情况下所讲的利率指的应该是政府对于债券或公债的回报比率,这个比率上升了,则更多的人会从其他形式的投资中转到购买政府债券来,因为这个风险更小,而且回报比从前大了,所以说投资减小了!如果我们假设封闭经济(close economy),则S=I,这个在凯恩斯模型的假设下,政府和民众对于收入的两种应对方式,即消费与存款!收入拿到手后,民众都会拿出一部分来进行消费,而把剩余的钱进行再投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一般人会把剩余的钱存入银行,则银行会帮你把钱借给别人让他们来投资;或者把钱借给政府,即购买债券,这则是让政府来进行投资;还有就是直接投资。所以,理论上讲,S=I。(这里的S指的是国家整体的储蓄,而并非只是个人的:S=Sp+Sg,Sp为私有储蓄,而Sg为国有储蓄)

现在如果利率降低了,也就是说投资的回报更加吸引人,更多的民众则会选择投资而非购买债券,Sp减少,在短期来说I>S,投资过热!但你想想看投资的钱并非全部来源于收入,很多是来自于贷款,也即前面所讲的L。银行运作的均衡来源于存款的供给与贷款的需求,用图简单来表示,存款供给是一条垂直于X轴的竖线(类似货币供给的图),而贷款需求则是一条下斜的线(类似货币需求的图)。现在贷款需求增加了,其需求线上移,则市场利率上调,I降低,I=S!这是其中一种变化的可能性!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想,I>S,对于Sp来说,贷款数目可能不够,这就刺激了银行增加储蓄利率以增加储蓄来维持贷款供给,这个时候简单地说是S增加以使得I=S,实际上在S增加的同时,由于储蓄利率的增加,市场利率也同时增加,加速了投资的降低,一边升、一边降,直到达到I=S的平衡!对于Sg来说,市场利率的降低会使得债券需求降低,有可能会让政府出现预算赤字!这样的话,政府或许会增加税收来筹措资金,我们知道Sg=T-G,税收增加了,Sg增加,进而S增加,直到达到I=S,现实中三种效应可能同时发生,最终的目的是使得I=S达到平衡!

希望我说的你能理解,这样的解释应该比较全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