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65 7
2017-01-22
社会间接融资决定着社会物价整体水平,这里尤其是消费者的间接融资,更是最重要的决定社会物价整体水平的核心要素。

这个观点,只能描述性概括引发思考,无法用数学模型来体现。或者说只能体现在现有数学模型的输入因子上。

费雪公式MV=PT,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供需决定价格的公式。

流通货币供应*货币流速=物资价格*物资产出(GDP)

这里可以理解为社会流通货币供应量*货币的平均流速,决定着社会经济交易中的物资综合总量和平均价格水平。

所以我们人的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1.我们确实需要它。2.我们能为我们的需求买单,我们有货币完成支付实现交易的完成。
整个的经济活动中,交易时最关键和核心的活动,所有的供需关系,都必须以交易是否完成为依托。

而要交易的完成,一般需要两方面的因素。买方使用货币和卖方出售物资产品和服务。任何一方出现问题交易则无法达成。

啰嗦了这么久,无非就是想说明,交易的重要性,而且还没说到重点。

重点是近代几十年来,我国社会中大量融资行为产生。
也就是说,交易中的买方使用货币+信用作为自己的支付能力。

关键的重点在这里,所有的融资资金,都是付息资产,都具备强烈的支付转移压力。都有刺激交易尽快达成的作用。

因此,社会间接融资不仅派生货币增加了社会流通货币的供应,更会增加买方货币支付转移的压力,尽快促使交易完成,并实现支付转移。大大加快了货币的流速。

因此,是银行间接融资的行为大大从费雪公式的M和V两个因素上,同时作用提高了社会物资产品的购买力,大大刺激物资价格的上涨。
因此,这个因素,会令微观上的供需因素是失去作用了的。

例如社会上的住房,明显供应充足,实际生理居住需求不足(因为真没几个睡大街上的),但在社会房贷融资的作用下,房价明显迅速上涨,形成房地产泡沫。
因此,是社会融资,尤其是消费者融资,消费者的间接融资决定社会的价格水平。这个是我个人的分析和观点。

经济模型.jpg

以上为经济的交易模型,经济就是生产和消费的循环,而生产和消费的循环是通过任何买方和卖方的交易来完成的,买方通过使用货币和信用购买卖方出售的物资产品和服务,交易同时始终遵循零和原则,卖方的货币收入始终等于买方的货币支出。

经济社会中,没有交易就没有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3 00:51:50
有意思的论述,欢迎深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3 10:19:18
是嘛?!!!哈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3 11:06:04
ljclx 发表于 2017-1-22 15:20
社会间接融资决定着社会物价整体水平,这里尤其是消费者的间接融资,更是最重要的决定社会物价整体水平的核 ...
好像是怎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3 13:20:38
ljclx 发表于 2017-1-22 15:20
社会间接融资决定着社会物价整体水平,这里尤其是消费者的间接融资,更是最重要的决定社会物价整体水平的核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6 09:11:00
所有的现金,一定都是基础货币,但是不是所有的基础货币,甚至大部分的基础货币,现在都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了。


需要记住,所有的实物现金货币都是基础货币,但有些基础货币不是现金。这个最基本的逻辑关系。
而基础货币,是所有交易必须要由买方提供的支付能力。因此基础货币是交易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基础货币,也是银行任何交易结算的基础,或者说基础货币更是结算或清算的前提和基础。

基础货币对金融体系的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货币体系最核心的重点。
    微观上来说,社会上的流动性,是指社会中流动的货币,这里货币供应量中的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肯定是不等于基础货币的规模的,因此,社会中的任何交易,虽然微观上是都是受基础货币的制约的。但是可以从宏观上来说却可以这么认为:社会中的交易,是可以不受基础货币的制约的。因此社会上流通货币供应是很充足的,社会上从来不会出现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或者换个角度来说,经济交易不会导致任何银行出现挤兑的现象的。

    其次就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了,这里是指商业银行里储备的基础货币规模,这个商行流动性是很紧张的,会影响跨行转账结算,会影响资金的流动,尤其大资本的流动,会影响取现,会影响资本流出,会影响同行拆借利率,会影响社会信贷,甚至停贷和断贷。
    因此,现在金融领域的很多问题,流动性紧缩的问题,都是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紧张和紧缩,所以央行必须要通过降准和SLF,MLF等方式释放基础货币给商行,否则商行立即被系统性挤兑和对全社会停贷和断贷并催债(导致社会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传导)......

下面举出一个存款不是现金的例子,十分之容易。

假如外国朋友汇款了一笔1万美元的外汇给我们,我们在中国无法直接使用美元于是去商业银行兑换7万人民币。
这个时候,社会中就多了7万元的人民币存款,这里的存款,没有出现任何现金。因此,存款的形成并不一定需要现金。

但是所有初始存款的形成,一定要基于基础货币,这是个核心的观点和金融的要素!

这里的7万元存款,可以不基于现金而产生,但一定要基于基础货币的前提下产生。

而银行信贷,同样如此,银行信贷派生存款,同样可以不基于现金而产生,但是一定要基于基础货币而产生。
这个就是被很多人忽视了的核心观点和前提条件。这也会引起很多人看不透我们当前这个准货币体系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