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理科生,一直不能容忍经济学不能预测事件的缺陷,事实上,经济学也因此被称为科学与艺术的学科。一个学科不能预测现象,就等于不是科学。人们认识自然以及社会的终极目标不就是为了摆脱未知事物的影响,过上稳定的生活吗?牛顿力学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能够成功预测行星轨道,日食月食,能够指导发射火箭;当然还有更多工程上的应用。
如果现在的经济学不能象预测日食一样预测未来,那现在的经济学就应该放弃,至少应该修正。这个世界永远没有错,错误的只是观察它的人。新古典主义至少有两个地方不能令人满意:一个是一般均衡是否存在;一个是从微观到宏观的推导。著名的Solow 均衡,也就是资本积累方程,它固然是经济中的一个过程,但不是全部过程。实际的经济中存在很多种过程,这些过程并不一定能够达到一般均衡,而现在的分析往往上来就说一般均衡怎么样怎么样,屁股先做上去了,那怎么着就是了。还有就是究竟是什么量可以达到平衡?比如,Solow 方程是人均资本存量达到均衡,而不是资本存量达到均衡,为什么?在索洛均衡中,实际上是资本存量的增长率达到均衡。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当年Solow 写这篇文章时,主要是为了得出多马的结论而建的模。事实上,现在很多的经济模型已经抛弃了这一点,列微分方程组时,直接就是资本存量均衡。事实上,在发展经济学中,农业部门被乔根森他们确实被假设成没有资本积累。因此,究竟什么变量均衡是一个与你模型假设紧密相连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宏观与微观的联系。这一点做得更差。目前所谓的微观基础,不过是利润最大化,效用最优,再加上点随机和动态的。但基本都是单体最优,很多宏观模型就是直接把这些单体最优条件用上,毫不手软。包括很多经济学大家,也都这么干。这是任何一个从自然科学研究氛围里熏陶过的人所不能容忍的。这也是经济学为什么不能称其为科学的一个原因。大家都是为了解释而解释,可以随意假设,随意把微观和宏观的东西混用。微观是单体演化,而宏观是多体演化,单体性质和多体性质,不能混淆。在物理学中,热力学由微观到宏观的推导是很漂亮的。
以我的愚见,经济学不解决预测问题,永远不可能进步。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应该是非线性数学,解微分方程组,因此要想搞好经济预测,就应该去建模研究暂态过程。我希望能与和我一样从理科出来又对经济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探讨一下经济预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