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48 3
2009-08-03
2009年08月03日 15:44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河南新密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一事终于有了结果。他的职业病被确认,相关的责任人也被处理。相关的好消息还有,张海超的四位工友也被确认患上了尘肺,更有云南水富农民工68人确诊患上矽肺病,还收到了政府发放的每人3万元到9万元的赔偿款。
  可以说,开了张海超一个胸,保住了无数阶级兄弟的胸甚至是命。张海超开这个胸是真开值了。不过,张海超现在却特别不踏实。他在央视接受采访时说,原来是上诉无门,现在是大半夜两点站长亲自把结果送到家里。原来是求爷爷告奶奶谁都不理,现在是自己连做复诊或者鉴定都没有决定,最终结果就莫名其妙地冒出来了。
  与“开胸验肺”相关的让人不怎么愉快的消息也有。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说,职业病诊断规范暂不修订,“开胸验肺”事件属于个案,个案出现的问题,应该具体进行解决。我们从这种说法中不难咂摸出,某些相关机构对于“特事特办”的迷恋和依赖。
  所有这一切,都和特事特办相关。“特事特办”国人都相当熟悉,特别是那些有冤有苦有难处但长时间走正常途径或法律程序却迟迟得不到解决的人,无一不向往着“特事特办”。事情闹大了,媒体参与了,大领导关注了,下面也就被要求“高度重视”了,事情自然就好办了,而且好办得让人“特别不踏实”。因此,现在不少人抱着“豁出去了”的心态,拼命把事情的动静往大里闹,保不齐会争取到“特事特办”。
  强劲的经济增长数据当然是喜人的,但以张海超为“代言人”的庞大的职业病患者群体不能被忽视。诚然,现在各地都怕有人再拷贝“开胸验肺”,于是诊断、赔偿起来痛快了许多。但是,如果企业“自证其罪”、职业病鉴定机构缺乏监督、对用人单位处罚太轻等制度上的弊端不被尽早整改,真不知还会有多少验肝、验心、验骨甚至验尸的“个案”发生。难道每一个悲剧都要等待“特事特办”?难道“特事特办”本身,不是制度不合理导致的最大悲剧?(侯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3 17:44:53
能够得到这种幸运的毕竟是少数,这还是说明了走正常的途径不能解决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4 11:09:06
正常途径不顺畅导致的。制度的缺陷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4 11:42:04
确实如此,没有一个真正的可以流畅运作的机制,是我们目前体制里的一个重大弊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