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把以下这些关于金融模型的历史事实告诉你,你是否就是马上相信他的话?
这些“高级”数学模型,基于的科学理论,是由统计学博士、 金融学者们通过精心研究,使用大量的数学推导,“发现”的重大金融规律。他们的研究成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peer review)”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西方世界几乎所有的大中银行都采用该研究的成果建立他们的金融模型。这些模型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精确的数 学计算,运行于各种快速的高级电脑上。所有的信用评级机构都根据类似的金融模型来为债卷评级。各大保险公司也按此来为金融债券提供“保险”。绝大多数金融 专家们,股市分析师们都认可这些金融模型的推论。一言以概之: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数学专家、金融精英们都支持这些金融模型的结论。
这些电脑 模型,数目不少,其理论却都大同小异.他们推导出来的结论,同样地是大同小异。大致的前提是:那些贷款买房的买主虽然可能会有时还不起贷款,但是这些人, 即使其中有不少是通过说谎来获得贷款的,同时还不起贷款的概率非常、非常地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把这些小概率事件所占的房贷债卷作为垃圾债卷剔除,剩 下的房贷债卷就神奇地变成了优良债卷!复杂多变、本应该属于混沌系统的证券市场的概率分布,竟然能够被模型“模拟”出来了。垃圾债券中的大部分,通过这些 模型的处理,神奇地变成了优良债卷。根据这个“科学”结论,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被制造了出来。基于上述假设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象滚雪球一样地越滚越大, 把世界上众多的大银行、保险公司都卷入这个雪球。
你能不相信这些“金融模型”吗?
顺便提及:这个理论的
始作俑者,原来还是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
统计学博士李祥林(英文名David X. Li)。他把他首先发明的金融数学模型写成了论文,于2000年发表在《固定收入杂志》(Journal of Fixed Income)上。此人现在已经跑回了大陆,供职于中国国际金融公司(CICC),担任风险管理总监。
[size=85%]
假 如你相信了这些“金融模型”,并且是一个普通投资者人。你可能已经是一个受害者。这些金融模型,原来是一群不堪一击的空架子。强大的市场现实,这只看不见 的手,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这些金融专家们自己都信以为真的谎言。整个经济的运作因此受到了重大的打击,损失数以万亿计。大量无辜的、辛勤劳动的公民们失去了 工作。而那些本应按照市场本身的规则,被看不见的手狠狠惩罚的金融专家,金融公司首脑们,却被看得见的手,政治精英们的手拯救了(Bailout)。奉行 极左的社会主义政策的奥巴马政府,把属于纳税人的大量财富,直接分配给了这些依靠金融模型发财的金融精英们。
历史惊人的相似:除了上面说的金融模型,还有另外的一套极其相似的“气候模型”在继续行骗。假如有人把以下这些关于气候模型的事实告诉你,你是否就是马上相信他的话?
这 些“高级数学”气候模型,基于的科学理论,是由统计学博士、气候学者们通过精心研究,使用大量的数学推导,“发现”的重大气候规律。他们的研究成果经过正 规的“同行评审”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西方世界几乎所有的学术协会,学术期刊都已经公开的预设立场,声称人造全球暖化(以下简称AGW)的结论是他们 的“官方立场”。这些模型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精确的数学计算,运行于各种快速的高级电脑上。多数气候专家们都认可这些气候模型的推论。一言以概之: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气候、科学、政治精英们都支持这些气候模型的结论,那就是AGW将要造成天诛地灭的灾难性后果。
这些“高级气候模型”的 基本假设,大同小异。假定气候系统是一个“正反馈”系统。把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度放大到原来的3倍,同时忽略其他的自然因素。复杂多变、本应该属于混沌 系统的地球气候系统,竟然能够被模型“模拟”出来了,不再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混沌系统。那些专家们,就像古代的占星学家们那样,能够预知100年以后的地球 平均温度(精确到90%的概率值)!基于上述假设的AGW产业,,象滚雪球一样地越滚越大。只有AGW这个危机成立,才会有饭碗的各种“研究学者”们,数 目激增。他们通过莫须有地宣传这个“危机”而从纳税人那里要来每年数以百亿美元计的研究经费。而各种专门以此来赢利的私营公司大量涌现,产业规模以千亿美 元计。很多的这些公司名为私营,却与政府、权力阶层联系密切。他们有专门的游说集团,通过政府从纳税人那里获得大量的直接金钱资助,用于扶持“新兴产业, 新能源”的增长。
让我们来看一看金融模型和气候模型的惊人相似之处:
1,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复杂的“混沌系统”。
金融系统和气候系统里面都充满了大量的随机因素和未知因素。混沌系统也包括巨量的已知可变因素。恰恰是因为混沌系统中地已知参数数目过多,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数学解,因而也根本无法通过电脑来正确模拟。关于“混沌系统”的
蝴蝶效应,已经揭示了,混沌系统是不可预测,不可能正确模拟的。金融模型,和气候模型,他们所做的,就是通过大量的简化,近似,假设,大大地减少了未知和已知的可变参数,硬是把不可能模拟的复杂系统用电脑模拟了。
波 普尔在批判马克思主义学说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灾难的根源,是人类理性的过于自信和傲慢。骨子里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左派们,其中很多是有点学识的“知 识分子”。他们知道的知识多了一点,就自以为是,以为他们能够同样地来计划整个人类社会的运作和前进方向。殊不知庞大的人类社会和经济,是根本不可能由人 类的理性知识准确模拟、控制的。金融模型和气候模型的应用者,他们的根本问题也都是一样的:他们都自以为自己能够准确模拟极端复杂的混沌系统。并且,更糟 糕,更关键的一点是,他们非要让全世界都相信他们的“学术成就”。
2,他们都被领域里面的精英们认同,背书。
人造全球暖化通过法西斯主义戈培尔式的诈骗宣传和游击站式的人身攻击手段,已经消灭了多数公开的不同意见。进而发展到了要求行业协会,科学期刊,甚至于科学基金,都公开地宣布和预设立场的地步。已故作家Michael Crichton写道,有
预设立场的“科学”研究,是危险的。有预设立场的“科学”研究,不但是危险的,而且与“神学”无异。有预设立场的“科学”期刊,那就是真的是神学研究通讯了。
真是由于这些预设的立场,和全球暖化鼓吹者对不同意见者的恶劣人身攻击和游击队式的围剿,使得很多有不同意见的科学家被迫保持沉默。当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的Freeman Dyson在
最近的采访中 不但痛斥了“气候学家”们对待批评的这种恶劣态度,还指出了他的很多同事对AGW有着同样的质疑态度。不少保持沉默的科学家,在退休以后,不用担心自己的 研究经费和饭碗以后,往往公开了他们的真实态度。例如,美国宇航局的大气科学家John Theon博士,退休以前是AGW的首席“科学家”James Hansen博士在宇航局的顶头上司。退休以后,Theon博士公开宣布他是一名AGW的怀疑派;指责
Hansen让宇航局蒙羞;电脑气候模型根本没有用!
众多的科学学会的组织者,在根本没有征求过会员们的意见,进行过投票表决的情况下,就发布所谓的“学会官方立场”。而媒体对AGW的法西斯式的宣传轰炸,竟然使得多数读者还以为北极冰盖在继续“加速融化”,而不是事实上的面积“
同比增长”。多数受众获知的信息竟然正好是黑白颠倒的,这是法西斯式宣传的强有力诈骗成果的最好例证。
3,他们都基于一个从来没有被验证过的假设。
金 融模型认定贷款人不可能同时欠款。这背后其实是假定房价只会上升,不会下降。所以贷款人总是可以通过再贷款来避免每月还款额度的提升。这个基本的假定恰恰 是没有验证过的,是错的。在金融模型提出来以后的好多年内,房价的确没有大幅下降过。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假定不是事实。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恰恰是 大量的贷款人同时无法按时还贷!AGW假定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通过水蒸气的作用被放大3倍,却根本没有考虑水蒸气同时会通过云层的作用来降低气温,甚至于 根本没有考虑把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所需要的
对抗重力的能量来源。假如考虑到这个势能和能量守恒,那么所谓的水蒸气的正反馈效应,只有原来的10%。连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都不考虑的电脑模型,却声称能预测未来100年的温度!
气 候模型认定气候系统是一个正反馈系统。温度变高,会导致自然界的反应是温度更高。事实上正反馈系统在自然界几乎不存在。原因是正反馈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系 统,不稳定的系统根本不可能生存至今。负反馈系统才是我们看到的自然的、稳定的系统。比如在不平表面运动的一个球,当球位于一个类似正反馈的山坡上,球的 高度变得越低,重力的反应是让它变得更低。最终会导致它加速远离那个山坡。最后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状况,是球位于类似负反馈系统的山谷中。在山谷中,球的 高度越高,阻能越大,把它拉回谷底这个稳定状态。所有的气候模型却都假定:那个球不但会自己往山顶上走,并且越靠近山顶,反而会被一股神奇的正反馈力量加 速推上去。
4,他们都经不起事实的考验。
那些曾经风光一时,无比正确的金融模型已经在无情的市场现实面前崩溃。气候模型同样地不可一世号称能预测未来。但是从1999年十年以来,全球的平均气温却没有随着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而升高,反而
有所下降–十年的时间被认为是衡量气候变化的一个基本长度。戈尔的科学顾问,宇航局的著名科学“活动家”,以任意修改温度测量的原始数据而闻名的Hansen博士1988年国会作证时,预测全球变暖在20年内的
三种可能趋势,见下图的红绿蓝三条线。其中蓝线(Hansen C)是基于把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马上停止的结果。黑线是卫星测量的实际温度。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停止过。它在空气中的浓度稳定增长。但是实际的温度走势,却连蓝线都无法符合。
图:Hansen博士的预测(ABC三条线)与实际温度走势(黑线)
再看其他指标:
全球海冰的面积已经与1979年相当。换句话说,1979年到1998年的全球暖化自然周期所带来的海冰面积减少效应,已经被近十年的气候逐渐变冷而抵消。气候模型所预言的大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没有被实际观察到。气候模型要求在赤道附近的大气层中会出现“
热点效应”, 也没有被观察到,一点也没有。基于温室效应的气候模型的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是,地球反射到太空中的太阳辐射将会降低。而卫星的实际测量结果正好相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著名气候学教授Richard Lindzen据此作出结论:气候模型所依据的正反馈假设
已经被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