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159 73
2009-08-05
8月1日,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发布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7月月度报告,截至7月25日的数据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全职工作签约率为49.5%,较6月底的数据上升近10个百分点。事实上,由于经济的不景气,今年应届大学的就业率已成为焦点问题,而对统计数据的质疑,衍生出“被就业”等话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时并不反映在“统计”之内,通常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率,确实是以“就业协议书”为参考,但更主要的是以学生档案的“派遣统计”为准。而大学生是否就业,受限的瓶颈主要是在全社会经济景气与结构方面,而国内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劳动力市场,对于简单劳动力需求较高,而对白领需求较少。因此,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偏低,尽管数据略好,但人们仍然感觉比去年就业更加困难,出现理解与感觉上的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在高等教育方面提高投入、大幅扩招,但是以当前国内经济高增长、高等院校的大幅扩招与大学生就业增长率相比,让人感觉不到存在科学的、正向的关联关系,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存在供过于求或者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等问题。而在毕业生就业统计方面,一直以来,教育部负责统计、发布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率数据,社会参与程度、响应程度很低。如教育部统计,截至6月31日,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但是能有多少学生和家长,知道国家相关部门的历年统计数据呢?因此,对于统计数据的质疑不仅来自现实感受,也来自对统计服务的陌生感。
其次,对于个人来说,首轮就业是人生最关键、同时也是最难的一步。由于市场选择,用人单位偏重于招募有一定工作经验、最好是有一定业务资源的员工。毕业生与老手的竞争,各方面都没有优势。因此,除了个人联系用人单位以外,有些毕业生,特别是富家子弟,“拼”的就是家世与背景,甚至金钱、家长地位、权力的高低大小等等。这对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有些学生尽管可能很优秀,但是他们已经“输在人生的第一步”上。而当更多没有“门路”的普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时候,社会就会感觉到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这也体现在无助者更倾向表达无助,形成一种社会舆论。
其三,是目前用人薪酬过低。基于经济利益的理由,用人单位的舆论策略,也打压了应届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多年以来,自应届毕业生开始联系接收单位时起,舆论就一边倒地强调毕业生的“竞争劣势”,这本是可以理解的,但真正指出这一倾向的市场调查和行业专家,却很少提及其中的弊端。
日前,有媒体统计在一线城市,研究生期望薪酬已逼近本科生。大专学历的学生期望薪酬集中在1000元-2000元,比例为52%;45.4%的本科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2000元-3000元,还有33.3%的本科生将期望薪酬定在1000元-2000元。
这则统计的可信性很高,也与人们的直接观察和体会相符。但这对学生而言非常不公,为获得就业而把“期望薪酬”降至最低,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一般而言,学生就业之后再获加薪,是非常困难的。在当前的就业单位,如果被排除在国营企事业或公务员序列之外,加之以低薪酬进入就业市场,学生个人的发展前景如何,学生自已也很难有好的预期。
一个社会的就业率是项重要的经济标志,没有充足的就业率,经济发展、启动内需等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低薪酬的就业也不是办法,学生不但需要工作,而且需要有一定“质量”的工作。这也需要全社会做深刻的反思,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呢?人才真的是过剩吗?
当前,大学毕业生人数所占国内劳动力的比例,并不算“多”,又怎么可能没有工作呢?这与中国就业需求结构与人才供应结构有密切关系。中国的发展模式就是依靠投资和出口,这决定了制造业发达而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不足,使得制造业人才需求较高而服务业吸纳就业较少。
而我们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大多数面向第三产业,而且教育内容僵化,因此,人才供给与经济结构有所脱节,国家应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教育部门也应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为市场提供“有用的”人才,以笔者所在职业高校为例,最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年一次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签约率达90%以上。这与市场调查机构所发表的数据,给人的感觉并不相同。
(作者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5 08:35:45
就业率造假不是秘密了,很多高校都要求毕业生不管是否就业都要想法子把就业协议书签了,高校的就业率动不动就高达80%、90%,这就不足为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5 08:49:18
主管部门统计出来的东西真不能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5 08:53:11
“状元文化”影响下的个人牺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5 09:19: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顾主需要的是真才实学的雇员,而走出校园的学子们也应该认真的自我反思一下,大学四年,我们有多少时间花在了上网和游戏人生、有多少时间花在了花前月下的浪漫、有多少时间花在了推杯换盏?而我们的功课及格了吗?真正潜心学到东西了吗?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合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6 03:07:07
这篇文章分析的很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