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23 2
2009-08-05

国股市周二小幅走高,延续了近期股市的稳步攀升势头。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周二收盘上涨33.63点,至9320.19点,涨幅0.4%;自3月9日触及12年低点之后蓝筹股已经回升了超过42%。不过,道指目前仍然较2007年创下的历史收盘高点14164.53点下挫了超过34%。

这是一个看涨的信号,因为股市在周一突破两大重要关口后,仍然没有丧失动能。但仍然有很多人预计股市会出现回调。那么股市会因为什么情况而遭受调整呢?我们就这个问题询问了两位市场观察人士。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的美国投资组合策略师奈普(Barry Knapp)表示,尽管他并不认为股市会出现回调,但他预计,周五即将公布的就业报告可能会表现出色,这或将中断股市的上涨势头。听起来有悖常理。难道市场不希望低迷的就业市场出现什么好迹象?

奈普解释道,若就业报告好于预期,市场可能担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会比此前想像地更加倾向实施退出战略。这可能会导致收益率曲线前端遭到抛售,由此引发的避险意愿上升理论上可能会进一步压低收益率曲线,最终对股市构成拖累。奈普说,这可能正是市场所担忧的。

此外,市场迟早都会触及一些关键技术位。投资机构Cantor Fitzgerald的美国市场策略师帕多(Marc Pado)表示,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一已经突破了1000点大关,除此之外,该指数的一个重要关注区域是1005点-1007点。

这不仅接近标普500指数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1007点也是技术分析师所认为的一个关键菲波纳奇(Fibbonacci)回撤位。(当然,一些人士认为此类技术策略只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数字命理学。我们是不可知论者,但标普500指数周二盘中已经触及了1007点关口。)

帕多表示,如果你就觉得股市会在8月回调──8月份又因为季节性因素是出了名的市场见顶月份──那么我认为你能找到足够的理由认为股市会在短期回调。他补充称,自己确实认为市场会在9月份有所下滑。

Matt Phillips
转自:http://chinese.wsj.com/gb/20090805/mkb111710.asp?source=UpFeatur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5 13:27:39
这篇文章援引技术点位,有点投机性了。现在美国还是主要看宏观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5 17:54:35
2009年 08月 05日 13:55
美国股市上涨还有多少后劲?

于股市难以置信地上涨这幕夏季大戏而言,它的结局将会怎样?

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二收于1005.65点,已较3月份的低点上涨了近50%。上涨的力度之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过这次反弹本不应该让人意外,因为股市在投资者看到衰退即将结束时都会出现回升。最大的问题是最初的反弹过后将发生什么。

不算这次衰退,自1960年以来共出现了7次衰退。在从衰退中点算起的12个月里,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上涨17%。但在此后的12个月里,涨势难以为继,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仅又上涨了4%。

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如果衰退在6月份结束──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第三季度上涨──那么衰退的中点就是去年9月份。在此后的10个月里,标准普尔500指数实际下跌了约14%。因此如果股市从目前水平继续反弹也不令人意外。鉴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仍在进行大规模干预,以压低借款成本,加之政府的巨额支出,很少有人会赌股市将下跌。

不过,衰退后的阶段各有不同,这一次的情况之糟仍足以让人们对基本面情况感到失望。

事实上,看多者最薄弱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华尔街分析师预测的收益复苏的依赖。标准普尔500指数基于2009年普遍收益预期的市盈率是16.8倍,高于2007年10月市场处于高点时的水平。这也是看多者强调投资者需要看得更远一些的原因,基于2010年预期收益的市盈率降到了13.3倍。

但把希望放得过远也有其缺点。以家得宝(Home Depot)的股票为例,基于2011财年收益预期的市盈率为16.8倍,这对一家面临激烈竞争和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的公司来说非常高。

对牛市寄予厚望背后的一点理由是,政府在私营领域发力前将一直会为经济提供支撑。其中存在一个问题:政府干预的数额已是如此巨大,私营领域部门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接过这付重担。

当然,美联储和奥巴马政府可以一直印钞和支出,但这些行动本身会损害股市,因为这会带来资本的不当配置,并引发对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担忧。

不应该忘记日本的教训。泡沫破裂后,日本的股市常常因为复苏的希望而上涨,但都出现了更大的下跌。在投资者研判美国股市的下一步走势的过程中,不应该遗漏这个讯息。

Peter Eavis

转自:http://chinese.wsj.com/gb/20090805/hrd135721.asp?source=UpFeatur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