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iaoyang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pdf 179971.pdf (4.84 MB)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pdf
下载次数: 27
售价: 论坛币 5 个 [记录] [返回论坛币]
2007-12-7 18:35
【书 名】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
【作 者】傅衣凌 著
【主题词】经济史 中国 明清时代
【格 式】pdf
【页 数】201
【出版项】人民出版社 1989
【I S B N】7-01-000438-2 / F129.48
【目录】
一、引言……………………………………………………1
二、从中国历史的早熟性论明清时代……………………3
三、明清封建社会中的村社制和奴隶制残余……………20
四、明清封建各阶级的社会构成…………………………47
五、明清土地所有制下的地主与农民……………………76
六、生产、交换、市场……………………………………118
七、倾斜型的明清社会经济——论明清资本主义萌
芽的历史道路……………………………………………… 160
八、尾声……………………………………………………193
【作者简介】傅衣凌(1911-1988)中国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主要奠基者之一。原名傅家麟,笔名休休生。福建福州人。1911年5月29日(宣统三年五月初二)生。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33年发表《秦汉之毫族》等论文,开始步入史坛。1935年赴日本政法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博览中国古籍,兼收并畜经济学、社会学知识。1937年夏回国。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救亡运动。1941-1945年,先后应聘到邵武协和大学、闽清福建学院、南平省立师专等校任副教授、教授。他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特别是农村经济史的研究,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经济,从经济史的角度剖析社会。他以初步学习亚西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体会,吸收传统史学和日本史学、西方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的长处,注重民间纪录的搜集,进行社会调查,先后编著出版了《福建省农村社会经济参考资料汇编》(1942)、《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1944)两书。后者是中国经济史学开拓时期的力作之一,很亏被介绍到日本,成为战后日本史学界重建中国史学方法论的来源之一;而后又传播到美国,成为美国五、六十年代新汉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1月,傅衣凌在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连续发表了徽州商人、洞庭湖商人、陕西商人、福建海商等系列论文。1947年写成《清代中叶川陕湖三省地区的手工业生产形态》一文,首次指出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从事学术研究之余,他还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于194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内容简介】该书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特别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早熟而又未能成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重点研究明清社会村社制和奴隶制参与的表小和影响,明清社会各阶级的社会构成,明清地主和农民经济形态及其新变化,明清生产、交换、市场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变迁,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以及长期停滞的渊源和因素。指出:乡族势力和官僚制度相互依存,工商业严重依附农村以及儒家思想对工商业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271643&page=1&from^^uid=5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