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09-8-10 13:00:17
三本本来就是权宜之计。
生源也不是根本问题所在。
我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各项制度的改革,大学体制改革与高考制度改革必将进行。各层次的学校关键在定位,根据自身实力及社会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当前盛行的学校层次划分及学生层次划分在下一步必将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以当前的思维模式考虑二三十年后的事情必定有很大的局限。
多数教育资源向少数几个学校集中,如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之类,而随着各省市经济实力的提高,教育资源投入增多,大部分地区会出现一些实力较强的学校,但也很难与第一层次的相比。随着大批高质量的年轻博士毕业,对普通学校师资力量会有一个有益的补充,师资力量的改变及互联网等先进教育模式的大规模盛行,必将缩小普通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因此,对大部分学校而言,重要的应该是办出自己的特色,举全校之力办几个比较有实力的专业,以吸引高水平的老师及相关高素质的学生,形成部分的聚集效应,而不是大而全的办综合类院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3:07:32
个人认为,现在的学校划分不是按照录取的时候的所谓一本,二本,三本,从就业来说,以金融为例,一般为四个等级,一是名校,估计中国就那么十所左右,二是211学校,这个在投简历的时候会直接筛选,三是普通财经院校,四是一般院校,后者不论,现在这个自身的学识的差异体现明显不足,各单位的名校情结特别严重,尤其是银行等国企大型企业,不知道怎么办呢,第三类学校的人比较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只有通过某些方式提高自己的含金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3:46:20
把学校分成一、二、三本的那是中国特色,如果哪一天中国教育没有官办和民办之分那中国教育就有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3:53:32
最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就是学生人数下降,也不可能让学校没有生源,谁吃谁的问题也不可能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4:12:22
我认为未来是三本最牛;一本和二本中也没有谁吃谁的问题,它们之间最后都会趋同,即没有多大的区别。
      未来的中国大学会像美国一样,私立大学才是最好的,公办大学反而会落后于私立。像市场经济一样,私有制独有的无穷潜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公办大学会因独占优势资源,缺乏后劲而衰退。
      只要教育像民国时的自由化,政府政党不干预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定会异常活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4:17:35
一本、二本及所谓的三本在未来肯定回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民希望得到优秀的教育。一本肯定是优势的,无论从师资、基建、底蕴等,但是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二本也不会坐以待毙,也会积极寻找生存之道,打造自己的特色学科,突出自己的专业优势,来吸引优秀学子。到最后,二本肯定会更趋于专业化,而非目前的大、全但不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4:44:47
二本院校里面也有许多好学科专业,就业形势比较所谓的一本还高许多,不能一概而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4:55:01
偶觉得不会,固然有那种趋势但绝对是在可控制范围内的。
可以这样啊,让一本的学生(二本、三本有能力的也可)从事研究等较艰深的工作,为国家的高尖端行业培养人才。
二、三本的学生可以发展为社会服务应用类的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4:55:34
主要是二本三本的学校在生源相对一本较弱的条件下,如何让自身的教学成果变得相对出色,就个人所感,近年来的三本教育好像越来越沦为有钱人家安置孩子的一个暂时的避风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5:25:00
我觉得一本会越来越注重保持一定的规模下发展学术和学科的建设,培养中等偏上的人才,
而二本应该在专业特殊,地域需要上发展,而三本人数不但不会减少,而且会有增多的可能,
因为现在人们的收入还是相对的在增多,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以前可能考不上大学,就结束了
学习生涯,现在三本的情况还是被许多学生接受,在一定范围来还是能承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5:33:49
一本,二本,三本划分有点。。。。。。
现在学校同时存在一本,二本,三本的专业,想来好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5:46:45
yangfan417 发表于 2009-8-10 09:48
我觉得三本其实是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三本的学校收费比较高,这类学校就适合那些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家里的收入可以支持的。这样就吸收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本。这是有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但是目前值得注意的就是三本的办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老百姓有两个钱就叫做“闲散资本”不成!
吸收来的钱进了谁的腰包?
我想现在兴办“三本”,很大程度因为它是个摇钱树!在三本院校就读并不是什么富人,相反,农村的往往也占相当比例。
哎,谁叫当局把教育捧的这么高,“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这样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6:08:15
我觉得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可以参照美国,往研究型大学、教育性大学、技术性大学的方向转,钱颖一的一篇文章写的挺清楚的。毕竟分成一本二本三本还是太混乱,综合性、专业性院校放在一起,连排名都不客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6:15:17
路过拜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6:33:34
这个不用担心,中国会有办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7:33:15
现在的小学的人数已经明显下降了,但是升学率的提高会延缓大学人数下降的出现,高校还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吧,既然宽进是不可避免,严出就显得很必要了。任何一个学校都是从弱到强发展的,关键还是得看他的学生为其创造出的声誉如何。所以一本、二本、三本的划分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不会出现普遍的一本吃掉二本,或者二本合并成一本等。这种做法不得人心,我不会觉得几个二流学校并起来就是一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7:33:33
我觉得。。
高校的名气和学生的能力并不成正比。。
只是普遍来讲,名气大点的学校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
关于二本三本的学校,学校除了发展优势专业以外,还可以发展国际间院校合作等等。。
学生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二本三本从根本上说不是限制个人发展的重点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7:51:02
这就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事情。 随着人口老龄,新生儿减少,大批之前建设的学校肯定处于荒芜状态。
老师富余,学生减少。 同时,包括外在的出国,港澳等竞争关系会加剧这种状态。
最终形成1.2梯队,第三体会彻底消失。 再进一步恶化,中央就会出台相应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8:10:55
现在硕士都没有比较好的出路了,还谈什么一本、二本、三本?就像郎咸平所说的,现在我们国家大力培养大学生,放羊式的培养,就导致了整体水平的下降,培养人才过多,而企业需求较少(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而不是高学历,低水平的自认为大学生的高材生,这是由于我国企业性质决定的)。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且存在供给插口(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需要),因此,现在研究生就是以前的本科,本科就像以前的大专。悲哀啊!!!!是社会的悲哀?还是80、90后命运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9:03:54
放眼全球,视角会更开阔,其实一本,二本,三本的划分,国内人真的轻车熟路,门清,可是不知同仁们有没有把这些细致入微的划分讲给欧洲人听听?晕死他们不偿命
自己学习4年的取得的本子到底在欧洲人眼里算个什么?告诉大家一个最简便的方法,进入瑞典高等教育网上申请系统,点击英文界面,找到一个下载pdf的链接,其中就有瑞典高等教育部承认的中国大学名单,凡是持这些学校文凭的中国申请者,不管是脱产还是非脱产都一视同仁。在申请高峰期的2月1号至8月份,常常耳闻有些中国学生被拒绝是因为他们的毕业高校不在那个名单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9:21:20
未来几乎所有高校的规模都会缩小,因为高校分一二三本,是在结果上对生源进行的分类,只要有足够的生源三者必然共存
那么生源有所保证吗?生源上的问题是随着中国适学人口的下降(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个人认为呈宽底U型发展趋势),高校一二三本之间的竞争必然会趋于激烈。但关键的地方是,在我国还有相当大的生源没有被开发出来,更何况现在适学人口基数如此之大,我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生源供应依然充足,不至于威胁到三类学校的生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9:22:54
忘了,瑞典高校申请的网址是www.studera.nu点击那个英国国旗,摸索一下就能找到,每次登陆自己的申请账户,那个难忘的申请岁月的记忆全都回来了,半年80多封英文的交涉信件被我一一拷贝下来保存下来。不在于你的高校背景有多么强大,人家就看各科的成绩和雅思托福是不是达到要求,被拒的理由大都是质疑申请者的学术技能水平,而不是什么211,非211。我就见过同样申请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的211学生和非211学生,结果非211的学生很顺利的被录取了,那个211的学生被拒了,理由是其各科的成绩偏低被瑞典高校认为其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不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9:28:57
因为在瑞典的高校,每学期各个学校从瑞典教育部收到的教育资金是和每学年各门考试的通过率直接挂钩的,通过一个考试,教育部会给这个学校一笔固定数目的钱,每个学校都一样,没有什么你是University,都到的钱就多余college的一说。我来这求学一年了,就见过系里让两个印度人休学,因为,一个学年了,这个两个印度人一门考试都没有通过,瑞典教育部不给钱,学校让其先休学两年,如果他回印度后学习能力提高了可以再回瑞典继续完成学业,如果两年后不归,就被自动开除学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19:30:25
我只是想说,欧洲的高校教育水平是举世公认的,希望人家的进步实用的思想模式能被中国借鉴,从而提高中国整体的高教水平,谢谢同仁们的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0:57:30
三本只要是名校办的,未来的前景会比二本好,比如说北师大、北理的珠海学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1:32:32
考研出国,其实学校的声誉真的很重要,敲门砖的含金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1:42:07
高校要有自己的特色,而因为资金来源的不同,其实三本的灵活性大于二本大于一本。因为学历含金量的问题,三本改革的压力大于二本大于一本。很简单的道理,三本的资金是靠投资,投资是要回报的,回报主要来源于学费,而因为它文凭的含金量没有竞争力,怎么争取学生,就需要改革。可惜的是现在一些三本和民办院校的改革变成了骗字当道,都在从招生这一步骤靠吹嘘和欺骗来争取学生,如果将来能够靠质量改革来争取学生,未来难说会不会像美国一样名校大多民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2:00:26
抱歉,由于转账功能取消,目前无法转账式奖励。不知所措。望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2:02:26
归根到底   都是人与人的竞争

北大出来的也有卖猪肉的   杭州师范学院出了个“企业家教父”(至少暂时没有像蒙牛老总那种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2:10:57
nlm0402 发表于 2009-8-10 22:00
抱歉,由于转账功能取消,目前无法转账式奖励。不知所措。望见谅。
我刚才和纳闷  为什么转不了钱哦

昨晚还好好的。怎么回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