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09-8-10 22:24:48
三本可能会有几次重组整合,2本比较惨,因为大多是纯公办,各种压力特别大,扶持力度又不够,一本要不就是211的升天,要不就沦为二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2:36:02
就未来而言,我们国家将会完善高校的制度,继续加大扶持。然后国家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人才,那麽对于二本学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对于一本学校长期以来的优势,二本担负了更重任务,学生人数不是少了,而是会多了,高等教育将是一个大多数人都要经历的。而且也必须的。那么一本和二本还是会有并存的局面。但是三本就应该会消失了,转而出现专业的职校。因为现在三本存在的价值是应该质疑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2:44:17
jingshuishenliu 发表于 2009-8-10 19:30
我只是想说,欧洲的高校教育水平是举世公认的,希望人家的进步实用的思想模式能被中国借鉴,从而提高中国整体的高教水平,谢谢同仁们的阅读。
同学,不能一概而论。我知道一个二本学校,有很多英国回来的硕士来担任老师。这些老师不少是这个学校本科毕业的,他们国内二本院校的研究生都考不上,但自费到英国读一年多,就成海归硕士了。还有个奇怪的现象,我只碰到过英国回来的硕士,别的国家回来的还没有碰到过。我的一个同门,在国内读硕期间,跑到英国一年拿了个硕士,然后回国,竟然按期在国内毕业拿到了硕士学位。就我的观察而言,英国有些高校硕士生的质量比不上我国的二本院校。本科我不了解不好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2:52:30
一本、二本所集中的领域有所不同,教育投入和领域业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3:25:25
一本再扩招也不会把二本吃掉~
三本我倒觉得太垃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1 01:12:34
63# 本杰明
谢谢你的阅读与指正,我是想说在瑞典的高教学生圈内普遍只探讨欧洲大陆的高教,因为英国人自己就不承认自己是欧洲大陆人,而且英国的高收费的高教是举世公认的,除了那几个世界顶尖级的高校,其他的我们在瑞典留学的学生基本对他们忽略不计,只要你有钱就能上,快餐式的一年硕士,怎么能和欧洲大陆普遍的两年制的硕士相提并论?
我只是告诉同仁们,因为北欧除了丹麦都是在硕士阶段不收学费自己只出生活费,而且租住的学生公寓有瑞典政府的政府补贴一半费用,所以瑞典高校在招收学生时格外苛刻,千挑万选真正有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的人,因为如果被录取的学生考试通过不了,瑞典教育部是不给这个高校钱的。
在每年的录取阶段,瑞典高校的集中筛选申请者,没有疑问是质疑你是不是有钱而是一个一个问题调查你的学习能力和学术。全世界的竞争者,据今年不完全统计不算欧洲大陆的学生(包括瑞典本地学生)已经有10万了,可是录取的名额基本这几年都没变,时不时会听到某个211学校的学生被据在我们瑞典论坛哭天喊地的,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1 10:27:18
我们国家的名校情结 还是 很有市场的,
但是 在现在的"利" 字第一的大环境下, 有真本事, 有能力的才 走的开, 走得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06:07:48
14楼到67楼,都可以把自己的发言设置成20个论坛币的帖子,我可以全部购买,以完成最初的承诺。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07:35:16
根据今年本科招生情况,一些二类本科中,升本后不超过10年的学院,目前已经找不到足够的学生,无法完成招生任务,而一再降低分数线。

可见,本科办学10年以下的二类本科,已经开始面临生存危机。

将来这类本科是否会转为职业技术学院呢???
而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很多学校已经无法找到既定的人数。难啊。
有些技校被规定为农民工培训点。可怜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 11:49:54
banban1986 发表于 2009-8-10 13:07
个人认为,现在的学校划分不是按照录取的时候的所谓一本,二本,三本,从就业来说,以金融为例,一般为四个等级,一是名校,估计中国就那么十所左右,二是211学校,这个在投简历的时候会直接筛选,三是普通财经院校,四是一般院校,后者不论,现在这个自身的学识的差异体现明显不足,各单位的名校情结特别严重,尤其是银行等国企大型企业,不知道怎么办呢,第三类学校的人比较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只有通过某些方式提高自己的含金量了
切 首都经贸 东北财经比一些中部985学校教学质量和就业好 还什么211,要是财经211和排名很前的211 我们认了 其他211连四大进不去 不过当地事业单位当地的211还有点效应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 15:34:44
一本、二本、三本在我国教育体系上来讲是面向不同人才层次上的高等教育。目前定位,一本一般是培养国家各个体系各条战线的的人才;二本培养面向地区建设的各个领域的人才;而三本则主要是为了弥足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需求空档,给一部分有志于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人一个机会和平台。这些从目前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归属可以看出,一本院校主要是部委直属或者省部共建;二本一般是省市直属;三本主要是有能力的专科院校或者师资富裕的一、二本院校附属开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