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688 58
2017-02-07

                  价格机制的研究

                      于德浩

                     2016.2.7

商品的价格是决定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表面上看,似乎是决定于消费终端。比如,不论哪个销售商的进货渠道成本是5元或8元或2元,商品A在市场的价格都将是10元/件,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必定是统一价。

但是,商品A的价格会飙高到100元或者1000元吗?当然不会!因为一件商品的利润率毕竟有限。有时候,可能会抬高到20元或30元,但基本也就到顶了。还有,商品A的价格也几乎很难降到5元以下。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商品A的价格区间就是9元到11元。其根本原因就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即本质上是生产者决定商品价格。

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平均生产成本,是市场上各个生产者成本分布的期望值。比如,有的生产者成本是5元,有些是6元,还有些是2元或3元等等;其统计平均值或期望值为5元。这个5元就是商品A的价值,是商品A价格的最小值。商品的价格是商品的价值与利润之和,设利润率为100%,那么商品A的价格就是5*(1+100%)=10元。

商品的利润,其实就是商品的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一般以市场的平均利润率表示。所以,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值+交易费用=商品的价值*(1+市场平均利润率)。商品的交易量越大,交易频次越高,往往意味着市场越成熟,从而市场平均利润率也就越低。比如,假设某商品的成本都是5元,那么北京市场的售价为10元;而乡村集市售价就会高达20元。     

市场的平均利润率存在下限,最低不会低于资本的无风险利率。交易费用实质是一种信息搜寻费用,总会伴有劳务付出。所以,如果无风险利率是2%,市场安全债券的收益率是5%,那么商品的平均利润率一般就不会低于20%。所以说,商品的价格有底线。

一般来说,研发费用也可以归并为交易费用,这样商品的价格就可以很高很高,可以近似认为价格无上限。比如,生产成本为10元的新商品,其价格可以高达200元。但是,随着交易量的大幅增加,其价格会很快下降为200元--100元—50元—30元—20元,此时就会达到一个平衡态。交易量就算再翻几倍,价格也不会再下降。所以说,西方经济学的需求—价格曲线应该是一条指数下降曲线,而不是一条负斜率的直线。其实,在更多的现实应用中,大部分商品都是处于近似平衡态,所以需求—价格图像一般就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如果把需求曲线看成是右下倾斜的直线,那么可以解释,“东西卖不出去,是因为价格不够低”;但解释不了“有价无市”。现实中,烂尾楼的存在,及经济危机的产品相对过剩,这些都说明,人们宁愿“耗着”,也不会“挥泪大甩卖”。所以说,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市场供求决定价格。事实上,供给和需求很难被定义和测量。但是,价格却是一个显性的可观测值。就是说,我们往往是先看到价格上涨,才会得出供不应求的结论;而不是相反。

商品的交易费用,即信息搜寻费用,作为商品的利润空间,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量;尤其是在纵向市场的相互比较中。比如,现在买入一支股票,没人敢保证半年后价格一定会涨。但在横向市场比较中,基本可近似认为,短时间内不同市场的利润率变化是一样的。比如,苹果的进价是3元,售价是5元。 如果,进价上涨为5元,那么售价一般也会上涨到8元。所以,水果小贩很少会因为批发价上涨而亏本。

在纵向市场中,人们一般认为,在一个周期内,商品的价值不变,利润率大体应该是随机正态分布。比如,股票的价值是10元,其利润率可能是20%----200%。就是说,其价格有可能低至12元,也有可能高达30元,当然具体哪个时间点无法确定。所以,价格波动投资的指导建议,就是在大约15元处买入,在25元处卖出。

当然现实中,企业一般总是盈利并分红,其股票价值会一直在增加。如果持股时间足够长,跨越几个周期,那么人们就可以近似认为价格所对应的利润率就是平均利润率。比如,股票价值10元对应的利润率是100%,其价格就是20元。大约5年后,其价值增加为20元,对应的利润率若还是100%,其价格就是40元。所以这种股票投资策略就是,长久持有优质企业的股权,待其价值增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2-7 20:48:03
如果能够找到变动的价格背后那个不变的价值,那么猴子就应该能够捞到镜子后面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8 14:16:2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7-2-7 20:48
如果能够找到变动的价格背后那个不变的价值,那么猴子就应该能够捞到镜子后面的东西。
价值好找,但价格的变动把握不了。

比如,上涨指数在2008年,到达1700点以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价格已经在价值以下了。
当股市2007年6000点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价格已经严重超出价值了。
但是,6000点会不会继续上涨至10000点,没人知道; 1600点会不会继续跌破1000点,也没人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8 14:32:33
价格由供求两方面决定,这就是价格的形成机制

https://bbs.pinggu.org/thread-510547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8 17:46:29
1993110 发表于 2017-2-8 14:32
价格由供求两方面决定,这就是价格的形成机制

https://bbs.pinggu.org/thread-5105475-1-1.html
供求决定价格,就算对,也是一个无用的解释。
就如同,我说“龙王爷管下雨”,这个绝对不出差错,但没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先看到价格上涨,才知道是供不应求。而不是相反的逻辑。
我们根本无法定义和测量 供给和需求,尤其是需求,你怎么测量?
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他讲的比你的帖子要更好。你可以先看看他的,再看看我这篇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8 18:42:31
tom_lv1 发表于 2017-2-8 14:16
价值好找,但价格的变动把握不了。

比如,上涨指数在2008年,到达1700点以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价格已 ...
价格与价值,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你认为价格变动不好把握,但我却认为价值的不确定性远远超过了价格,因此价值变动更加不好把握。反之亦然,价格变动比价值变动更容易把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