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36 0
2009-08-10
作者:龙之珠(lzzscsj)
    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遭受重创,股市大幅跳水,企业资产大幅缩水。中国经济同步受到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但由于金融政策相对保守,使得中国金融业、企业遭受金融危机及其连带效应的损失较小。中国金融业,企业在发达经济体较大幅度的倒退中,相对前进了一大步。由于国外金融业和企业资产相应便宜,便有了海外抄底的市场行为。不论是投资金融业,还是购买国外企业。中国企业都表示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海外抄底的时机是否恰当,海外抄底的结局又会如何,如何更好地进行海外抄底?海外抄底对中国企业来说究竟是机遇还是陷井,这对热衷于海外抄底的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值得三思的问题。
   对于机会,只能是对有准备的人而存在的。在海外抄底前,中国企业要对国外发达经济体的衰退和中国经济体的相对成长有一个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只有知已知彼,才能将海外抄底作为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和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不然,机会可能变成陷井。
    作为国外发达经济体,其市场经济的运行处在多年的市场自由竞争状态,其经营水平、经验是在市场自由竞争条件下取得的。金融危机尽管给国外发达经济体带来创伤,说明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未能被发达经济体所掌握和顺应。但其经济运行的失误或错误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阶段产生的,是主动、积极发展市场经济的失误或错误;反观我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损失较小,是因为金融保守,并未参入全球金融开放。因为缺乏经营经验和经营水平的限制,金融保守是我国的现阶段主要金融策略。尽管未受到重大损失,甚至一枝独秀,但金融保守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迈向国际市场同样起到了抑制作用。我国的金融政策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从政策的方式和结果来看,是基本正确、符合国情的。
    我国的金融状态良好,并非是我们自身驾驭经济的能力使我们主动,有意识地化解了危机,并保持良好运转,而是基于我们经营水平和经验的不足,以相对封闭保守的方式避开了金融危机;对我们自身来说进步是相对于国外发达经济体的衰退而言。因为保守、封闭,我们不犯错误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同样会遇见更多的困难。
    海外抄底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就是以落后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验去驾驭更为先进,高级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验。投资并购的本身并非直接参与经营,以农民的思想管理工人,以地主的思想经营资本,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海外抄底并非不能进行,金融危机的机会难得,海外抄底并购只要遵循二个原则,就既能把握机会,又能达到目的。
1、对于国外经济体的经营管理水平高于中国企业的具体条件,海外抄底并购的目的是将国外的经营管理水平、经验作为中国企业更加深入学习和透彻了解的机会。只要国外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只是存在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通过参股方式,将发达经济体的经营管理、市场经验、制造工艺的先进积累进行学习和消化,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蓄势,以较低的代价,使企业经营、管理、制造等等环节升级。海外抄底、并购以缩短中国企业与先进经营管理、制造水平差距时间为企业第一赢利目标。在企业经济效益方面,以中国企业股份为辅助,国外股份为主体,以学习式参股为主线。海外抄底、并购不亏损就为赢。海外抄底的目的是在迈向国际市场道路上,做好思想和经验的准备,进可攻,退可守。
2、对于经营管理水平能够驾驭市场,仍然以本土企业经营不变的市场条件。海外抄底并购主要以企业产业链中不足的部分如上游原材料市场,如原油、铁矿、铜矿等等,在较低价格抄底、并购。抄底、并购的目标以企业持续发展、降低成本为原则,在抄底、并购时,经济效益不是以投入产出的常规方式计算,而是以抄底、并购价与常规市场价格进行直接比较而得出,即买得越便宜,赚得(势)越多。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