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将大幅下调,降幅同比达20%。各界普遍认为,补贴下调后将影响消费者购车热情,电动汽车或难以维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阻碍将凸显,充电站建设加快成为必然。
近年来,在补贴刺激下,电动汽车增长迅猛,产销量节节攀升。截至2016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0.2万辆,同比增长60.4%。
然而,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补贴下调后,有极大可能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为此,ZF高层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促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策和市场带动下,充电站建设积极性提高,充电桩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15万个,同比增长3倍。按照这个趋势,2017年充电桩建设将继续提速。
尽管充电基础实施建设速度有明显提升,但与规划目标仍相差甚远。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最大的阻碍是高居不下的成本,令以盈利为目标的资本和企业望而却步。
充电站及充电桩成本高居不下,一方面是由于其建设过程中所需设备众多,包括充电机、配电柜、电能监控系统、有源滤波装置等等,没有补贴下企业很难做到盈亏平衡。
另一方面,除了基础设施成本、配电设施成本,还有长期的运营成本。正因成本高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一般企业根本不愿意触碰。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行业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一个中型充电站的总投资就需要630万元左右。过高的投资门槛,以及过长的回报周期,一定程度地打击了充电站建设热情。
不仅如此,充电基础设施还需要大量土地投入。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来说,土地成本无疑加重了充电桩企业的负担。另外,政策不健全、互联互通水平较低等问题,也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阻碍。
总的来说,充电基础设施是一个先期投资巨大的市场,短期内对企业恐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过早或盲目投入充电桩建设,会造成一定混乱和资金浪费。
不过,在ZF扶持及电动汽车发展带动下,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将逐步释放,未来几年内,仍是充电站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上数据来源自前瞻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