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179 25
2017-02-10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货币乘数论是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一个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这个货币乘数论有两个模型,简单乘数模型和复杂乘数模型。前者没有明确的提出人,后者是萨缪尔森提出的,是对前者的一种完善。为了简单起见,本文只针对简单乘数模型。分析之前,先明确一下各类货币的含义。

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包括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的库存现金、公众的手持现金四部分。

货币供应量:一定时间内的货币存量,包括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

中央银行对各种货币有个更详细的分类,包括M0、M1、M2等各个层次,这里就不说了。实际上,无论货币有多少种分类,它的基本功能就两个,分别体现在了企业的两个资金账户上,流动资金账户和利润账户,这两个账户都是存款账户。流动资金是提供给企业进行周转的,目的是让你调动资源,组织生产,你实际上是不能把它真正花掉的。利润才是企业挣的钱,它来源于该企业中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传统意义上的存款,这个钱才是企业可以花掉或者出借的钱!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两个账户,是操作层面的业务,我们不知道,也无需知道,反正基本用途就是这么两个。这两部分钱是性质截然不同的钱,所以我们需要分头描述基础货币和这两部分存款之间是否存在着货币乘数关系。

要验证存款和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我们实际上是要验证货币乘数论中,我们通过模型计算出来的货币乘数和我们最终在现实中得到的这个倍数是不是符合的!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看货币乘数是否等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翻开货币银行学,在货币的创造一章,我们一定可以找到类似的描述:银行手上有100元的原始货币存款,按照20%的存款准备金率,我们把80元贷出去;收到贷款的这个人,再把80元存到银行,银行留下16元的存款准备金,再把64元贷出去;如此反复,原始存款加上派生存款累积起来就是500元,存款准备金累积起来就是100元。这个结果是我们通过等比数列的求和得到的。我们看到,存款之和除以原始货币之值等于5,恰好就是准备金率20%的倒数!

我们先来看看原始货币和利润存款是否存在派生关系。我们知道,企业的利润本质是剩余价值,它是社会真实存在的财富。原则上,所有企业挣的钱,都会以货币的形式存入银行。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剩余价值的总量也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我们社会发行的货币有多少,该部分存款的总额都不可能发生变化,除非是我们企业不生产了!在存款货币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基础货币则是可以变化的。我们把所有的存款分成非常小的时间段,每小段的基础货币等于每小段的存款。基础货币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是每小段的存款合计值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如果我们的企业愿意,我们的企业可以把所有的利润,都以1元钱、1元钱的输出频次打入到其在银行账户上,这个时候银行需要动用的基础货币就非常少了。当然了现实中这种方式实现起来是有技术难度的。与其说这是基础货币派生存款货币,不如说这是存款货币派生基础货币。不变的东西可以派生变化的东西,变化的东西怎么派生不变的东西呢?在你变化之前,人家就是不变的了!这个存款货币能提准备金吗?可以提!因为存款货币是真实财富,你提走了准备金意味着分走了一部分社会财富。因为存款是在准备金之前发生的,所以无论我们提走多少准备金,都不会改变存款总量。这个时候的所谓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是表达我们用准备金分走了多少社会存款,和基础货币没有任何关系,和早于准备金之前就发生的社会存款也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原始货币和流动存款是否存在派生关系。这里原始货币其实就是现钞,每家企业拿在手里倒来倒去的,谁也不能花掉。如果没有银行,那么这个流动资金就是硬通货。企业为了应付进货,要按照最大要货量准备硬通货。我们把这个社会所有的硬通货统计到一起,就是我们的原始货币了!有了银行以后,硬通货变成了现钞,我们企业也不需要自己保留了,它只要把自己的原来的硬通货变成现钞,存到银行里就好了!有了现代银行制度以后,现钞还有什么用呢?基本上没有什么用了,大家主要是图方便,手头上留一点。当然了老百姓还是要这个东西的,这里就忽略了。这时候你发现,我们银行所有的流动存款,其实就是我们以前没有银行时候的硬通货。两者有什么功能上的区别吗?没有!我们只要保证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等于我们过去的硬通货,只要保证我们在商业银行的存款等于央行兑换给我们的现钞,一切就OK了!我们现在的存款不就是原来的硬通货吗?你原来的硬通货怎么可能再创造出新的硬通货?你只是把原来的硬通货换成了现在手上的存款单据而已!既然它都不能创造货币,所谓的货币乘数等于准备金率的倒数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既然货币的创造功能是不存在的,那么准备金是不是多此一举呢?还真不是!原因在于我们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不准的,它超过了现实中我们需要的硬通货。有了存款准备金,我们的钞票发行多了一点就没有关系了,因为它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把央行多发行的钞票收回到央行的自己手里,防止产生通货膨胀。当然了,如果你的基础货币发行很准,也完全可以不设准备金。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中央银行,就不搞什么准备金。这个存款准备金率,其实并不是每一笔存款央行都要提取准备金,而是按照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提取准备金。准备金率=准备金/存款余额。按照定义,基础货币等于准备金加上现金,原则上商业银行是可以不留现金的,我们也不考虑手持现金,这样基础货币就等于准备金了,货币乘数就等于准备金率的倒数了!表面上成立,其实是望文生义。准备金是退出流通的货币,怎么还能做为基础货币拿出去搞派生呢?纯粹是偷换概念。准备金率的真正数学含义,是确定准备金和存款余额的比例,而不是拿这个东西计算其派生出多少货币的!现实中,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仅仅是针对流动资金的存款余额,而且是针对了包括了定期存款的所有存款余额,它代表了实际财富的占用,可以作为政府的一项财政收入。

按照货币乘数论的解释,准备金产生于每一笔存款,所以我们在计算准备金率的时候,应该使用存款,而不是存款余额。我们需要把存款余额准备金率换算成准备金率。我们推测一下,按照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分析方法,全部投资当在6年运行期间内收回。这样定期贷款的年限就是6年,定期存款的年限也是6年。存款余额大约是当年存款的6倍。我们新建一家银行,每年存款额一定。前6年的存款余额一直增长,从第7年开始,存款余额就到顶了,一直维持不变。相当于前6年,我们每笔存款,央行都收20%的准备金。从第7年开始,每笔存款的平均准备金率开始下降。第12年降到了10%,第20年降到了6%,第30年降到4%。按照这样的准备金制度,银行在经营前期,准备金会分走相当多的银行利润。经营时间越久,银行的效益就越好!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意味着央行可能会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事实也证明了我们国家确实有这样的趋势。

我们现在的金融机制实际上存在着一个缺陷,这个缺陷不在于利润存款上,而在于流动存款上。对于利润存款而言,无论我们发行了多少货币,你贷款永远都不会高于存款,当然不会因为我们银行贷款多了而引发通货膨胀!对于流动存款而言,就远远不是这样了!流动存款实际上就是一种记号,如果大家只是把这个东西当成一种记号,那么你发行多少都无所谓!关键是这个东西,你要是发行多了,它就不一定是记号了!如果超出流通需要了,这个流动存款货币就会沉淀下来,被我们的企业或者银行当成是利润存款货币使用。那么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用这个基础货币盯住物价,相当于我们的基础货币就是硬通货,但是这样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知道你的流动存款货币就是一个正正好的货币呢?你不知道,即使你把基础货币锁定成硬通货,你一样不知道这个流动货币是不是正正好的!一个不产生通货膨胀的货币体制,不等于是一个正正好的货币体制。作者设想,最好的办法是我们设计一种新的货币体制,这种货币体制能够把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货币区分开。

2017、2、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2-11 14:14:15
楚青 发表于 2017-2-10 16:38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货币乘数论是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一个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凯 ...
第一次收到80贷款的人为啥还要把钱存进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12 07:23:02
原来的意思,收到的80元贷款是指金属货币,你收到了80元金属货币,你不能放在自己身上,你得存进银行里,银行收了你80元金属货币,给你个存单,留下16元做准备金,剩下64元继续借。准备金制度只对中央银行有意义。在没有银行之前,大家手里都是白银。有了银行之后,银行用自己的凭证,银行券,或者说是存款,换走大家手里的白银。中央银行再用法定货币,也就是现钞,换走商业银行的银行券。老百姓每存一笔白银给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都收一点做准备金,日积月累,所有的白银就是央行的了,大家手里只留下等值于白银的法定货币。当白银全部都是央行之后,准备金制度其实不再是收白银的了,而是收央行自己发行的法定货币现钞的,也就是调整现钞发行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12 07:56:1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国家的法定货币都是严格和黄金挂钩的,这就是金本位制度,也有国家采用银本位制度。二次大战之后,大家都和美元挂钩,美元再和黄金挂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上世纪70年代,这个体系垮了。从此以后,你可以愿意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现钞。但是原则上,你发行的现钞,应该符合一个标准,告诉大家它等于什么。我们国家每年公布CPl,实际上这个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今年的现钞,相当于去年的多少,它实际上是以历史上的物价做为标准的。即使我们锁定了物价,也不代表这个货币发行体系是一个刚刚好的体系,你的货币发行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满足流通,而不是满足物价稳定,准备金制度可以看成是在这两个目标之间做权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12 09:12:56
货币乘数论是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一个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
……………………………………………………………………………………………………………………………………………………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它最早是被凯恩斯的一个学生提出来的,然后被凯恩斯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再阐述出来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12 09:14:28
实际上,无论货币有多少种分类,它的基本功能就两个,分别体现在了企业的两个资金账户上,流动资金账户和利润账户,这两个账户都是存款账户。
——————————————————————————————————————————————
居民账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