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xcz 发表于 2009-8-12 09:11 
新闻报道说明年,中国的城镇居民人数将超过农村居民人数,中国城镇化率将首度超过50%。众所周知,农民失去土地之后会给予土地补偿金,进而转为城镇居民。作为考上大学的农村大学生们,我们在考上大学的同时,就会由农村居民户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户口,只是不会得到土地补偿金。同时,大学生们所拥有的城镇户口的福利待遇也大不如前,不分配工作,没有福利待遇,没有正式的城市居民户口,只是挂在人才市场的临时户口,不能落户,基本上处于三不管地带。考上大学的我们进城后的处境,其实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差不多。经济不景气时,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还可以回家种地,但是我们这些农村大学生是没有土地的,也回不了农村种地。请大家讨论一下:
1、农村大学生们算是失地农民吗?
2、农村大学生们由农村居民户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户口时是否应该得到失地补偿呢?
3、六楼提到的宅基地问题,农村大学生们成为城镇户口以后,父辈留下来的房产是否拥有永久的产权呢?比如,房子盖好70年以后,是否可以在原来的宅基地上新建房子?
4、毕业的农村大学生们在城市中工作、结婚、生活,就需要在城市中买房,但是在农村的住房却因为土地使用权是集体的,是小产权房,而不能转售,这样就使得父辈的存量资产不能够随农村大学生们转移到城市。房价高启,这就使得进城的农村大学生们处境更加艰难。大家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向斑竹说明一点:农村大学生是社会当中不容忽略的庞大群体,经济不景气、就业难的条件下,他们的处境值得我们整个社会来共同关注。我只是想讨论一下社会问题,没有恶意,烦请不要删贴。
这个问题的确比较新颖:大学生政策仍旧采用60~70年代时的政策,当初农村负担重,要交公粮,所以大学生脱离土地是摆脱交公粮的一种方法,但是现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村负担轻了,并且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倾斜,部分农村利益的确比一般城镇要好,但是大学生户口改革没有进行.可能一个原因是人大很少有大学生代表,特别是农村大学生代表,所以这一部分迟迟得不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