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奢侈品并购 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 Lex) 2009-08-12
时尚业经营者们宣称,该行业并没有变成一个伤心之地。尽管路易酩轩(LVMH)上半年利润下降了23%,其劲敌巴黎春天(PPR)的持续运营利润下滑19%,而其它奢侈品公司的利润就像一杯玛高庄(Château Margaux),很容易一饮而尽。但上月末,古奇(Gucci)的亿万富翁掌门人弗朗索瓦-亨利•皮诺(François-Henri Pinault)表示,奢侈品销售“不再继续恶化”。这也是有关该行业并购的传闻之所以暂时偃旗息鼓的原因。
‘
整合的要素依然存在。该行业具有极强的周期性。一些领军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相当良好:路易酩轩和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的净负债与有形资产之比在30%左右,而瑞士历峰集团 (Richemont)则持有净现金。许多公司都不愿意削减成本。除了这些巨头之外,整个行业处于高度民主割裂状态。然而,并购交易还是没有发生。
原因之一,是那些私人控股的企业不愿在市场底部脱手。虽然资产和品牌摆在那里,但价格可能并不与之相匹配。上市公司同样如此。蒂芙尼(Tiffany)目前的股价约为其2007年峰值水平的一半。尽管如此,今年其股价涨幅高达40%,以远期收益衡量,市盈率接近20倍,强劲复苏的因素已在价格中得到了反映。以这种估值水平,交易买家不愿增加自己的品牌收藏数量。
私人股本公司可能会受到诱惑。但当他们看到Permira以53亿欧元收购瓦伦蒂诺(Valentino)之后一直苦苦挣扎,而Falic为Christian Lacroix支付的4000万美元也打了水漂,金融投资商感到犹豫也在情理之中。此外,即使在形势最好的时候,奢侈品也是个难以预测的行业,充斥着极度膨胀的自我意识和家族纷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为行业并购辩护的理由中,这种名声排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