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80 2
2011-07-26

Lex专栏:美国能避免违约吗?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围绕提高美国债务上限的谈判再次破裂后,周一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几乎没怎么波动。距离美国达到法定透支上限只有一周时间,但投资者显然仍认为美国将提高债务上限。假如事与愿违,市场的反应可能是戏剧性的。但即使这种命运得以避免,危险的双重辩论也将继续。

在学术层面上,辩论是健康的。围绕ZF角色的争议,至少可追溯到约翰•洛克(John Locke)和乔治•黑格尔(George Hegel)时代,这是一场涉及根本问题的辩论,目前还看不到尽头。教授们和他们的学生们应当就此展开争论。

可悲的是,在美国,这场原则性的辩论与另一场围绕赤字的近乎超现实的辩论交织在了一起,其中围绕赤字的辩论正在债券和外汇交易员们面前展开。短期而言,这对人们眼中的全球最安全证券造成了违约风险。但即使美国财政部想方设法避免了违约,尽其所能地取消一切可以取消的付款,围绕究竟其何种证券能够被作为抵押物的不确定性,也可能轻易导致全球货币市场陷入雷曼式的冻结。

市场认为接下来这一周会出现解决办法,这大概是对的,然而更大的风险是长期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对经济产出的预期相差大约10%,并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而逐步扩大。要削减ZF规模,就需要大规模削减医保和养老金,这在最初可能会减缓经济增长。维持ZF开支水平则需要提高税负,也会减缓经济增长。由于双方都不愿承认这些事实,经济恶化的风险正在加剧。

投资者认为雷曼式的市场冻结能够避免,这可能是对的。然而更大的风险在于,两极分化的政界就意识形态问题高声争执不下,导致国家陷入持久的衰落。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26 15:38:24
美国佬天天借钱过舒适日子就不担心有一天会破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6 15:45:30
美国万岁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