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
阿尔贝·索布儿的《法国大革命史论选》,遇到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
问题的提出,见103页倒数第6行
表述在第104页上:
法国大革命后本应比任何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而事实上,法国却比西欧的某些国家(这里暗指英国)明显地落后了。理由是”法国经济的资本主义部分是建立在农名和小资产阶级的不可改变的基础上的一种上部结构“
同一页上又说:
曾经打破妨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力量,来自小资产阶级和独立的农民……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是”真正的革命“。……高桥幸八郎从日本的情况出发,……,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资产阶级革命的首要动因存在于中小独立生产者的发展之中。
如果我将此理解为:
通解:小农和大资产阶级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是辩证的
特解:当封建领主制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构成桎梏,而这个桎梏不得不被打破的时候,打破的力量当然不是来自于可以并且已经和封建地主勾结的大资产阶级而只能是来自于深受其压迫的小农和小资产阶级。而当封建土地制度已经被不可挽回地废除掉后,小农的生产方式其实不符合资本主义朝高级方向发展的综合利用社会化大生产道路,于是也就是一种落后的因素。
如果我的这个理解是大致正确的,那么,如何理解105页上:
如果农名在他们最激进的地区里取得了胜利……他们就会为小生产者的利益而重新调整土地所有制结构,这将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出发点。
我的问题是,虽然历史在英国和法国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进行发展,但如果说英国的那种大资产阶级从大地主转化而来并且通过圈地运动直接把小资产者和小农强制变为可受雇佣的无产阶级是进步的,那么我们其实就否定了小农和小资产阶级作为真正革命的主体地位。
如果说,法国那种通过小农取胜后重新调整土地所有制结构,再用竞争和集中的方式分化为资本家和无产阶级是真正的革命道路,那么我们如何解释法国资本主义最终赶不上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