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的研究发现,美国孩子与其他国家同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长期存在的差距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可能使2008年的经济产出最多减少了2.3万亿美元
1。此外,在美国不同种族、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学校体制的学生之间长期存在的学习成绩差距中,每一种差距都代表美国有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收益未能实现。这些令人困扰的差距所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充分说明了因未能充分利用人的潜能所付出的巨大经济和社会代价。不过,这些代价也为希望创造了空间,它提示我们,推广应用最佳做法可以确保美国孩子获得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此外,还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
1983年,美国政府发表了一份重要报告《危机中的国家》(A Nation at Risk)
2,就美国学校中“日益严重的平庸化”现象敲响了警钟。自那时以来,美国的教育成绩有何变化呢?为了获得答案,我们采访了世界各地的一流教育研究专家,评估了学术研究和教育成绩数据的前景,并建立了一个经济模型,使我们能够研究教育成绩(用标准化考试的分数来代表)与员工的收入潜力和GDP之间的关系。
我们给出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假设:考试分数是衡量教育成绩可用的最佳指标;教育成绩和成就(包括一些里程碑成果,如毕业成绩)是职场雇用的关键驱动因素,并与收入成正比;劳动力市场将会雇用具有更高技能和教育水平的待雇员工。应当承认,尽管这些假设确实简单化了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仍然能帮助我们对美国教育差距的经济影响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显现出了四种重要的教育成绩差距.第一种是国际差距。在并不遥远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许多教育成果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然而,2006年,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发现,在30个工业化国家中,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仅排名第25位,科学成绩则排名第24位。此外,对两种不同年龄——9~10岁和15岁——的美国学生进行的跨国比较表明,他们越是接近允许就业的年龄,其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落后于其他国家同龄学生的差距就越大。这种差距的影响是令人吃惊的:如果美国到1998年就已经弥合了这种差距,并达到学生成绩最拔尖的国家(如芬兰和韩国)的水平,美国2008年的GDP可能就会增加1.3万亿~2.3万亿美元。换句话说,这种差距使美国经济每年付出的经济代价比因当前经济衰退而付出的代价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