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全部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政府必须从外部对生产的运行按社会主义原则进行约束。首先要通过宏观调控处理好生产、积累与分配消费的关系。把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用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得以迅速提高的前提。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要迅速发展,从根本上讲主要还是要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而人民用于消费的资金多了,才能拉动内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巨大的市场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赚钱,而非真正使中国强大、培育出一个对他们来说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348716
=====================================================
赞同上述观点!
众所周知,商品(实物产品或服务产品)是为了卖给消费者而生产的,都得由消费者——人来消费。中国人消费水平总体较低,而且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无疑算得上世界最大的市场。因而市场经济在中国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发展市场经济,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符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个目的。
其实,人家早就看好中国这个“市场”,为了争夺这个“市场”,人家早就以“贸易自由”为由头曾不惜用武力来敲开中国的大门。
多年以后,当我们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人家又总以不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相威胁、诱惑,目的就是为了中国这个“市场”。
有人曾幻想“用市场换技术”,到头来,“市场”丢了,而真正需要的“技术”人家却不给,要么给人交“专利”,要么被人以X X X条款封杀。细想一下,这与“土地换和平”很类似,中东有的地方不就是土地丢了却根本没换来和平?
人家现在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从前的“资本输出”并没有什么两样,因为“资本”的本性还是那个本性。人家想战略目标和你的战略目标本来就不是一马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可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所以,在引进“私有资本”和“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外资”中,千万不要忽视易教授的忠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巨大的市场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赚钱,而非真正使中国强大、培育出一个对他们来说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