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72 5
2005-10-26
李稻葵1998年的一片文杂货能够中比较中、俄、波三国转轨,指出只有中国出现了弃官从商的现象,俄、波两国都没有。按照施莱弗等人的观点,人员在不同职业间流动,主要因素是回报。但是,绝不能说,俄、波两国的企业家挣得比官员少,那么,他们的官员为什么不向更高的回报处流动?在中国,是什么机制促成了这一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6 20:40:00

西方的很多高官,今日挂职,第二天就去公司上班,比如前波兰总理。何来中国唯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6 20:41:0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6 21:17:00

德国总理施罗德卸任之后,估计就到了一家投资银行去上班了;加拿大总理卸任后,到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

西方同中国是有差别。健全市场经济国家同俄罗斯、波兰是有区别的。

如果拿俄罗斯、波兰等国同我们比较,也许乐观一点说,我们的政府办事方式中,寻租的空间不如他们国家那般便利吧,或者寻租起来比较麻烦。倒不如下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6 21:50:00

我想主动辞职和被动离职是有区别。中国官员是在有权力的情况下辞职的。

至于波兰的寻租空间,波兰在转轨后,地方政治家都是由地方选出的,寻租空间应该更小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6 22:51:00
政府的行为是该研究一下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6 23:22:00

实际上,西方国家的总理、部长等是政治家,不是公务员,政治家任期结束会到原来支持他们的企业或者学校等工作,公务员与政治家不同。公务员不是没有离职的,但通常会由从事行业的有关协会组织或企业进行安排。这种安排及其他福利保障是西方国家公务员队伍保持稳定和他们愿意为国家利益尽职尽责的原因。

与此不同的是,我国的政府改革走了一条极其失败的路子,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权力再分配的过程,不仅不同政府部门是这样,同一个政府部门的不同单位也是这样。结果是每一次的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反而导致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大量增加。而且在政府内部引发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为了解决政府官员的分流问题,最后经济学家们设计了价格双轨制(张维迎曾经非常得意地自称这是自己的一个杰作),让离开政府的下海者可以很快获得高收入。高收入的激励,导致了政府官员纷纷下海,政府权力腐败由此大规模暴发。

权力可以赚钱,但是需要有人具体运作,因此就需要有自己人去下海。这样形成了海里和岸上相互配合的、又保证不出问题的组织架构。海里呆够了,再上岸。这就是你们看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员下海忙的景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