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4182 9
2009-08-16
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有大量的人沉迷网游,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16 19:33:48
很简单,因为寂寞,因为大家有大量的时间没事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6 20:37:41
我觉得是对生活中某些人或事的逃避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6 20:40:36
如果分析潜意识,我觉的是一种控制欲与自我满足在作祟,人都有控制欲,如果在现实中发泄不了,那么可能透过虚拟世界得到满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21:15:18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on Internet Addiction

        网络成瘾指一种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其概念与药物成瘾既有相似又有差异。一些研究者提出理论模型从心理层面对其进行解释,其中具代表性的有:Young提出的ACE模型、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Grohol 的阶段模型。

    4.1 Young的ACE模型

    Young提出的ACE模型中的A、C、E是指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她认为这是网络导致用户成瘾的3个特点。匿名性是指人们在网络里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用户在网络里便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心谁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便利性是指网络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网上色情、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上交友都非常方便。逃避现实是指当碰到倒霉的一天,用户可能通过上网找到安慰。因为在网上,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是任何人,这种自由而无限的心理感觉引诱个体逃避现实生活而进入网络的世界。

    Davis提出认知–行为模型],试图解释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的发展和维持。该模型中靠近病因链近端的因素,是PIU发生的充分条件,靠近远端的因素则是必要条件。模型的中心因素是适应不良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它位于PIU病因链近端,是PIU发生的充分条件。Davis认为PIU的认知症状先于情感或行为症状出现,并且导致了后两者。有PIU症状的个体在某些特定方面有主要的认知障碍,从而加剧个体网络成瘾的症状。该模型认为病态行为(PIU)受到不良倾向(个体的易患素质)和生活事件(压力源)的影响,它们位于PIU病因链远端,是PIU形成的必要条件。该模型对特定PIU和类化PIU做了界定。个体易患素质指当个体具有抑郁、社会焦虑和物质依赖等素质,则更容易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的行为[。压力源(紧张性刺激)指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Grohol提出阶段模型,认为所谓网络成瘾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行为。该模型认为网络用户大致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新手被互联网迷住,或者有经验的网络用户被新的应用软件迷住;第二阶段:用户开始避开导致自己上瘾的网络活动;第三阶段:用户的网络活动和其他活动达成了平衡。 Grohol 认为所有的人最后都会到达第3个阶段,但不同的个体需要花不同的时间。那些被认为是网络成瘾的用户,只是在第一阶段被困住,需要帮助才能跨越。

    摘自: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陈侠,黄希庭,白纲.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21:37:19
网络成瘾和内外向、依恋、自我认同等个体特征有关,成瘾者众可能是由于在这些方面出问题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多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