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农作物发酵产生的一种带有芳香气味的液体,起初人们只是想把收获的作物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因为一些温湿度啦细菌啦之类的原因,这些作物“坏掉了”,产生了一种散发诱人气味的液体,于是有人想,既然这是食物产生的,味道还这么香,为什么不能尝尝呢?于是,一种伟大的饮料诞生了,并数千年来不断翻新壮大,什么威士忌,香巴涅,白兰地,酿干红,伏特加,二锅头,套马杆,闷倒驴,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家用它激发灵感,颓废者用它麻木神经,社交圈用它交流思想,朋友间用它联络感情,恋人们用它赛前热身。久而久之,因为这样和那样和酒有关种种行为,伟大的酒文化诞生了。随着时代的发展,酒文化也被不断的传承,发展,创新,并被曲解。
工作的人,难免会碰上酒局,可爱不爱喝,却只有自己知道。这本来只是个人喜好问题,有人确实喜欢这个,喜欢那味道,喜欢那感觉和气氛;有人也烦这个,讨厌酒味,讨厌闹酒的;还有些人因为体质问题确实不能喝,甚至喝了会有生命危险。可不管什么人,在某些场合,一到酒桌上,就成了“不喝也得喝”,要不就是不够哥们,不给领导面子,还美其名曰“酒桌文化”,到酒席结束,难免有谁谁谁酒力不支,或当场狂呕,或直接120,最圆满的就是直接嗝屁(相信各位就是没见过也听过吧),一旦到这种程度,就会有人笑咪咪的说,喝好了,够意思。真是够意思,喝好了。谁喝好了?是喝醉的,还是没喝醉的?
酒诞生的初始目的是为乐趣,当然什么年代都有不胜酒力的人,喝酒如喝药,也有些人喝酒像灌水,首先声明,本人酒量一般,白酒七八两估计就完蛋了,平时基本滴酒不沾,而且对饮酒深恶痛绝,可有时因为工作关系,不得硬着头皮咽这腥了吧唧的黄汤,一边喝心里一边骂,这TM到底谁定的规矩?后来恍然大悟,这就是常听人们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桌文化,“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人间处处真情在,一杯一杯都是爱”......等等等等,多了去了。有时候你陪客户,上面交代了,得让人家高兴,一般就得先吃吃饭,少不了喝酒,当然有的事后还K歌,找小姐......我工作不久,属小弟级别,什么都得跟着部门老大,虽说不爱喝,那也不能他卖力我偷懒,虽然哪次都有控制,可还免不了些许头晕,当然对身体的损害也是慢慢积累,别看现在P事没有,说不定到老了就心肝肺肾外加大小肠子一起疼,让人生不如死。问题是好多人,包括能喝的不能喝的都明白这点,却还义无反顾的冲锋上阵,仿佛只有杯中之物才能证明男人的勇武。有些人经过多年沙场已然喝的糟肝烂胃面色焦黄,吃顿饭都冒冷汗,打个炮都软三天,可正因为自己能喝的功夫,每到酒场必要展示一番,有时是任务在身,有时是显摆,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真喜欢喝,到最后,似乎生活的目标只剩下一个——喝!!
说自私点,人活着是为了自己;说无私点,人活着要为了国家,如果死灌一个不爱喝酒的人,那不会给他个人带来任何乐趣,除了生产那口酒创造的GDP(还得是国营酒厂,还不能算喝完吐出来的那堆破烂的清洁费用),不会给国家带来任何贡献。而且说说我的真实想法,别管我多好的朋友,只要他死乞白赖胡搅蛮缠晕晕乎乎的威胁我说“不喝不是兄弟”,我TM就想骂人,是兄弟我可以借你钱,想找人拉关系我尽力,挨欺负咱给你出头讲理实在不行就干架,看上哪个MM不好意思开口我去传话,体现朋友关系有很多种方式,喝酒是最不能证明的,正所谓酒肉朋友遍天下,患难相助无一人。当然,公司内部,企业之间本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说到底,还是有人会用酒桌文化这个词来美化这种现象。我想说的是,中国酿酒的历史是悠久的,酒文化的历史也是悠久的,人喝酒要讲究的是意境,喝酒应该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是一种文明的某种体现方式,爱喝酒的人向往的实际也是一种带有小资情调的生活方式,酒是要带给人欢乐的,我们不能为了喝酒为了比酒而喝酒,古人喝醉了吟诗作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华如水浸宫殿, 有酒不醉真痴人(就会两句,别笑我)。我们不能喝醉了就发疯,就糟蹋自己,除了呕吐和吹牛留不下任何美好的东西,还用中国特色的“酒桌文化”做借口,让古人知道了,很丢人的。
“酒桌文化”并不是“酒文化”,也许我们达不到古代诗人骚客的意境,但我们可以做的是让真正喜好美酒的人去尽情的享受,让滴酒不沾的人去感受气氛,撇去一切酒桌上的恶俗,这才应该是中国特色“酒文化”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