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mantou 发表于 2009-8-20 05:17 
我不太明白你所说的以下两点:
1,“物流的管理没有计算机,它单纯的增加管理人员,那么边际产量还是上去的”。 为什么呢?
2,,“我不增加一个员工,我增加三个员工如何?:计算机还是一,员工却每次增加三个,边际产量一直会保持不变(其他要素跟着员工这个要素同比例增长,只有计算机保持不变)。” 增加三个员工和增加一个员工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为什么你能保证只要其他要素跟员工同比例增长,边际产量就会保持不变?这里面的计算机和其他要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看了版主的第一条一般性的解释,豁然开朗了。
  不过我还是有点疑问的,主要是五常在经济解释里说:“只要有一个要素不变,边际产量递减迟早出现。”如果我们从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那方面来看,这个是肯定的,现实也如此。如果把这话上升到更大的范围,我们说地球的土地都让我们使用了,边际产量递减还存在。问题就是,按照这话来看,对比到计算机那方面。
  一个人一台计算机来对账目进行管理,效率肯定很高,但是如果我们后面逐个增加人手,不增加计算机,边际产量必定递减,那是因为处理帐目的效率的下降。但是我们如果不依次增加人手,而是为了保持没有计算机时的效率来增加。比如一开始一人一计算机的效率等于三个没有计算机的人的工作效率(不用计算机单纯用笔登记),那么一开始时的运作要素:是一个人、一台计算机,产量是二;然后开始增加要素,那么为了保持同样的效率,我们未来雇佣三个工人,效率是四,边际产量没有减少,然后再继续雇佣三个,那就是七个工人,一台计算机,效率至六(这就是上面说的,计算机不变,人手这样增加,而其他要素也随着人手这样增加,而只有计算机不变),边际产量还是不递减。因为我们必要另外六个人等着用一台电脑,我们改变方法,每人发笔,只要这效率和一人一机一样就行了——边际产量不减,甚至我还能未来每次增加四个人,产量还是上去了。
  这时候就是问题了:“只要有一个要素不变,那么边际产量迟早下降。”问题是,以上的这个实例,计算机是作为一个要素不变,工人和其他要素一起增长,边际产量还是不减(加到地球全部被占满,当然最终还是减)。
  再说个实例,养老保险的申请办公室有三个员工,每张桌子上一只钢笔,三人三只,钢笔是要素,如果我们继续增加人手,钢笔不加,肯定边际产量下降。但是,这时候新来的员工带了一台电脑,不用钢笔工作了,而未来新进的员工也都是带着电脑进来,反正除了那三只钢笔外,其他要素都是一起增加,办公室、公文纸、什么的其他要素都一起增加,边际产量还是一直加,加到全地球,是肯定下降——那边际产量迟早下降的说法未免太广泛一点。
  这承认有点是钻了漏洞,或是脱离实际,但是单纯的按照那句:“一个要素不变,其他要素增加,迟早递减。”这话如果扩展到地球范围当然能理解,问题是如果再纯理论一点,不考虑现实限制,就发现,边际产量根本不可能递减——也不考虑边际成本、边际收入和资源消耗等。如果我们说,要往边际收入、成本那方面去看,或是资源消耗那去看,说边际产量迟早下降,那和说:“只要人类不生产,迟早坐吃山空。”这话有什么区别?所以就想问,如果说生产要素是“没有就不能维持生产。”是为了弥补以上的问题,因为没计算机,我们还有笔,但是用了笔,我们产量肯定下降了。又或是说,一人一笔相对过去一人一计算机是产量下降了。但是这问题还存在。那我们二十个人一次的投入(其他要素也跟进),是超过一人一计算机的。
  如果说要素不明确到什么物品,只是从几个分类去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等,说一个要素(物质资本)不变,边际产量迟早下降,这个没错……
  以上大概就是这么个想法,是不接近现实的,但是我想那句:“只要一个要素不变,边际产量迟早下降。”怎么想,也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