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解释中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美国华盛顿州是盛产苹果之地,品种数以十计,其中红苹果(RedDelicious)的品质最受欢迎,市价也最高。然而,明显的观察所得,上佳的红苹果大都卖出口,远渡重洋,华盛顿州
的本地人多吃较差的或其他品种。是的,今天在香港及中国大陆,市场所见到的美国苹果,差不多全部是红苹果,华盛顿州出产的其他品种亚洲很少见。
艾智仁的解释,是假设在美国顶级的苹果是每个二毫,次级每个一毫,其相对价格是二对一。如果把苹果运到香港来,每个加运费一毫,到了香港顶级的是三毫,次级的是二毫,其相对
价格是三对二。二除以一是二,三除以二是一点五。一点五低于二。结论是,苹果运到香港后,虽然顶级与次级的市价都比美国为高,但以相对价格而言,顶级的在香港比较便宜(一点五低于二),所以红苹果而不是其他的就运到香港来了。因为一个苹果的糖分的多或少,运费都是一样,运到香港来糖分的每个单位的间接之价,必定是糖分越高越相宜的──增加糖分的额外运费是零。解释香港人要吃上佳的华盛顿州红苹果,艾智仁加运费这个验证条件加得妙,但以美国的顶级与次级相对价格与香港的相对价格相比,是看错了角度。正确的角度,是因为有了固定的运费,糖分及其他质量上升时,这些质的间接之价在香港跌得很快。我们在香港选吃上佳的苹果或金山橙,是受到需求定律的约束了。
我觉得张五常教授这样的解释似乎有点问题,如果在海外的售价仅仅是在本地的售价加上运费的话,对于卖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得到的利润是一样的。虽然加上运费后优质的苹果比劣质的苹果相对价格低了。我觉得应该是优质苹果比劣质苹果在海外市场的利润高于国内市场,这样出口是更有利可图的,这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苹果是出口到某些地方,还不是其他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运费可能更低。不过归根到底,这也是受到需求定律的约束.
请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