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9-8-21 15:08:00
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应该是A类比较好,但在现实社会中,B类应该更能吃得开,叫得响,如今这个浮躁奢华的时代,有几个能看你的基础好,有发展前途,只是看你在纸上能填多少光辉背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5:32:44
A模式要很长时间的,不管B类,只有耐主寂寞才能出很好的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5:5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5:57:07
A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后发优势比较大,B模式下,很容易后劲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07:51
导师的水平上不去,什么都没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16:43
没抓住核心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29:41
中国的问题是我不学高级经济学的系列课程,我也能发些垃圾文章评上博导,我何必要花那么大精力学习呢?还不如多出些垃圾文章。制度害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36:34
没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发表的论文也是空中楼阁。。。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同仁来说,更是如此,让很多人对于自己该学什么,该往哪方面发展迷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39:36
10楼说的有道理,一博士兄弟不知赵本山,即使工作后也是办公室家两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成果大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50:28
顶。好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7:24:44
学习是一生的事业。过于庞大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否有用?是不是应该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爱因斯坦演绝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他也认为自己的数学知识不够,都是回头重新学的。
可是,如果爱因斯坦当年积累了庞大的足量的基础知识,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他还会是以后的爱因斯坦吗?
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动机,动力。谁知道那些基础知识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处?支持学习要有针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7:34:11
hock 发表于 2009-8-21 09:19
做学问,就一定要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
厚积博发
问题在于,在高校中,评价机制迫使打基础的时间非常有限。科研有任务要求,在这种情形下,只有被迫拼命写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7:35:05
其实重要的不是模式吧,是内在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7:42:59
几点感想:
(1)上财固然不错,不过楼主真是上财经济学子乎,思维模式之科学性与逻辑性令人质疑。读到博士,还只用如此简单的两分法讨论“我国高校博士培养模式”问题,岂非笑落观者大牙?!个人以为博士培养模式,或应如何培养经济学博士;似乎不应简单以时间长短来分的;虽然现下的模式很有些数量扩张冲动,以及“末端治理”的特征。
(2)刚刚又读了一本华尔街内部人写的传记《诚信的背后》,描述大摩衍生产品机制的,很生动,很深刻,至少很是震撼我。联想到这里的主题以及一些网友的观点,则有几分质疑——其实长期有这个质疑——莫非在国内读了经济学或管理学或金融学的博士先生女士们大多“以谋求高校一席教职为平生最高理想”乎?岂非。。。太没出息了,哈哈。。。说得尖刻了,不要拍砖!因为好像欧美名校的名教授,不是家学渊博,就是在企业、市场、政府的“战场”上搏杀多年的佼佼者;以《诚信的背后》作者为例,作为大摹衍生团队的首席执行人2年内赚入10亿美元,他本人又是耶鲁大学工程和法学背景,这样的“超级牛人”进入高校当教授;作为也想在教育界混口饭吃的国内学子,大家能有多少竞争的机会;而具有这样顶级师资,国内高校能有几家可与之相提并论,比如,上财能吗?除非。。。国家把力拓“骗”去的7000个亿都要回来都给上财或会有所改善,呵呵。。。(我以为这二者都是“不可能的任务”,甚至很不现实。。。)
3、关于国内博士包括一些海龟博士的感受。这些年接触的人中70-80%是博士教育背景以上的人;大概都是有点身份的,一般不像楼主这么进行比较研究和模式研究的;有趣的是,他们都有着十分深厚的实践背景,好像也没有什么人炫耀或争鸣过“是3年博士还是6年博士”;个人以为:“严重脱离实践和社会发展客观需求的各种“模式””,无非都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已。(此外,楼上的爪子说的对,虽然我对他们的“南开学派”的货币理论和诸多模型冷嘲热讽了很多年;但南开最近几年的确做得很好,比较像个有身份的高等院校了;已经颇有一些天赋有限的博士生很“不幸”地倒在了博士生培养资质评估机制的枪口下。这是个好现象。如能在前30位高校中推广开去,历史将会证明;这是个造福国家和社会的好的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8:25:43
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4年=11年
18岁进大学,顺利读出来就30了。其中27——30岁婚姻问题,就业问题不得不的考虑了,所以静下心来搞学术的,的确是“圣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8:31:12
我倒觉得模仿也不是不可以,在能够自己创新之前进行模仿是必要的,古人写诗不也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8:46:03
估计国内很多高校还不具备A模式的条件!因为LZ讲的这些基础课程很多学校根本开不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8:47:38
10楼说的有道理,一博士兄弟不知赵本山,即使工作后也是办公室家两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成果大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753408

出世入世要平衡呀,不知赵本山的学者就是真学者了吗?经济学的应用不可能不入世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9:02:43
问个菜鸟级的问题
楼主说的一级 二级 三级指的是什么?初级中级高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9:26:02
博士是一种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9:33:48
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的差距也就是以后文凭含金量的差距的体现,感觉第一种模式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应该是必须要完成的,不然应该是理论的欠缺者,很可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0:04:29
MANMANFAZH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1:11:09
上财金融学院的怎么样啊,是不是课程也很多?偶今年刚考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1:24:44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1:35:34
在中国读博士的人分两类,一种是继续深造;另一种是改变现有的环境。但大多数都是想为自己积累一些有分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1:36:36
模式无所谓优劣   关键是人想走那条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1:37:53
湖北省一些二类学校招聘导师居然都只认985和海归了……这是面试、试讲的门票。这样下去采用何种培养方法对学生而言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感觉现在的高等教育越来越病态了,发达国家3年养一头牛的开销都比中国三年给博士的资助都多。而那头牛的创造价值只是几百斤牛肉、牛骨、牛杂……每每想到这里我好是气愤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2:05:16
关键是要剔除官员博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2:39:24
我是一个在两种模式之间挣扎的人。在第一种模式下努力了两年多,因为论文出不来遭人白眼,十分矛盾,之后转为第二中模式,写了几篇应用性论文出来,心里好过了一点。在目前的中国学术氛围下,做人真的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2:52:55
楼主的观点也有失偏颇吧。拿我来说,今年刚读研,但是硕士第一年就要学MWG和罗默的高宏以及格林的计量。但我们的成绩主要还是看发表论文的情况。并不像楼主所说的B模式的硕士博士只学一级的微观宏观计量。我想初级的大家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学过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