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36 9
2009-08-20

由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常常来往于成渝两地之间,观察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那就是,沿途的地名,基本都是两个字的。例如渝遂高速重庆一侧有收费站的地名,包括有土主、大路、少云、田家、双江等,唯一三个字的是位于川渝交界处的书房坝。而回过头来,再想一下重庆市区内的地名,如三角碑、陈家湾、大石坝、观音桥、较场口、七星岗、解放碑、黄泥塝等,往往都是三个字的居多,像双碑这样的两个字的地名,相对属于极少数。这是为什么呢?这种乡镇地名两个字,市内地名三个字的情况,是普遍现象吗?能不能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0 13:59:07

★★★一张非常奇怪的照片,不信来看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4:00:24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太牵强了吧。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原先的城乡结合部陆续成为市区,原有地名一般会保留,这种现象太普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4:08:34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地名也是随历史而变,各个地方的地方志可能帮你回答问什么。经济学原理倒是不怎么搭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4:16:32
兄弟你很细心,但是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体现,和经济学真的没有半点关系。不要凡事都要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4:37:38
地名,包含了一定时期该地方的文化特色,是一种文化演变的结果,是一种非经济活动!个人观点,无法用经济学研究,反而研究该地方的历史风情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