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实际上是任何可以用来进行国际收支支付的资产,包括国际货币、债券、股权资产和特别提款权等。但是,各个国家主要以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和美元资产为主,适当考虑贸易权重的影响。
外汇占款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币投放,所购买的外汇资产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 我国在1994年对外汇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确立了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在“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框架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即企业将外汇出售给商业银行以后,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 由于银行结售汇制由银行柜台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层市场体系组成,两个市场上外汇供求都存在管制刚性。“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二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
与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相对应,在严格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而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形成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变化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下的“外汇”一项。我们日常所说的外汇储备是全社会的外汇储备。 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对国内的人民币货币、资金各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中央银行购汇→形成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2、整个银行体系购汇→形成全社会外汇储备→形成社会资金投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9 18:18: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