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承载的还是一种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世界各国都是如此,虽然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国家,而且就逻辑性而言,要比汉字强,易于传播,因此,它的文化也比较容易传播,特别是一些比较优秀的文化,像莎士比亚剧作等等,流传很广,影响也很大。但是,正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特性,有些文化,在刚开始的时候算不上文化,只是一些人的随意创作、涂鸦、发明等等,由于语言相通,一旦得不到其它地方的认可,便很容易遭到扼杀。所以,英语等语言,承载的只是一种社会文化,而它本身并没有(可能有,但我不知道),换言之,如果出现一种逻辑性更强的语言,它是很容易被取代的。
当然,我并非说汉字的逻辑性不强,没有逻辑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汉字的魅力在于它本身蕴含的哲理。呵呵,“大败”和“大胜”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吧?这只是一方面。所以,汉字并不仅仅是逻辑,它蕴含的是我们的祖先所留给我们的智慧。关于汉字承载的文化,我想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毛笔字吧,由毛笔字又衍生出了现在的国画,这些都来自华夏儿女几千年的沉淀。而且,古时候汉字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精英文化,普通农民家的孩子能识几个字?每个字都是历经几代斟酌才最终成型。每个字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所以,汉语才成为了世界上最难学会的语言之一。
开国初期,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可能出于颠覆精英文化的需要,更是为了全中国那么多没上过学的不认字的农村人口,国家对很多繁体字进行了简化,对我国的扫盲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此带来的知识的普及,更是对我国经济的一次大的推进。但这也是对我国汉字文化的一种牺牲。所以,如果现在要恢复繁体字,我是支持的。问题是怎么恢复,如果像现在这样,弄个规定出来,随意乱改,在我看来就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侮辱,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承认解放前使用的繁体字,而且应该逐渐加入到小学课本,类似于双语阅读性质。考虑到目前的社会状况,简体字的废除应暂搁置,毕竟大多数人已经对它认同,且类似于让一直使用微软视窗的用户改用其它操作系统,转换成本过高。
所以对这个强制规定我是反对的。(个人意见,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