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344 71
2009-08-20
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

对此,你赞成还是反对?




《通用规范汉字表》说明

      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适应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订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二、《通用规范汉字表》是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现代通用汉字的字量、字级和宋体字形的规范。
    三、本字表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简化字总表》(1989)、《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等进行了整合,并根据现代用字状况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补和完善。
    四、本字表收字8300个,根据现代汉字的通用程度划分为三级;确定了各级字表的收字以及每个字的宋体标准字形和字用范围。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集,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一、二级字表的6500字,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的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800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且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与大众生活和文化普及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五、本字表的研制,主要使用和参考了如下资料: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收录1919-2002年的预料,计9100万汉字,是本子表研制的主要依据。

    2.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新闻媒体动态流通语料库”,收录2001-2001年15种报刊语料,计3.5亿汉字。
    3.本字表研制课题组建立的“教育科普综合语料库”,收录1951-2003年中小学通用教材及科普读物语料,计404万汉字。
    4.本字表专家委员会工作组建立的“儿童文学语料库”,收录1949年后出版的适合基础教育阅读的各种题材儿童文学语料,计570万汉字。
    5.本字表专家委员会工作组建立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语料库”,收录1949-2007年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和普及性文言文语料,计560万汉字。
    6.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18省市抽样统计的姓氏人名用字,公安部提供的姓氏用字及部分人名用字。
    7.民政部提供的全国乡镇以上地名用字,国家测绘局提供的部分村级地名、自然实体名称的用字。
    8.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提供的56个门类科学技术术语用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提供33个门类的科学术语用字。
    9.《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新华字典》(第十版)、《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
    六、本子表对所收《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之外的字,依照《简化字总表》的原则可以类推简化的,在保持原字结构和遵循字形系统的前提下,新类推265字。其类推简化遵循的细则是:
    1.按《简化字总表》第二表规定的可作简化偏旁用的132个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进行有限类推。
    2.尽量只在构字的第一层次类推,以保持原定的结构。
    3.对极个别因类推产生难以识别的怪异字或同形字的字,采取变通办法处理。
    为方便应用,只做了《简繁汉字对照表》,作为《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附表。
    根据国务院1986年“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指示精神,本字表以外的字,不再类推简化。个别领域确需类推简化的,需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批准。
    七、本字表根据语言生活的现实状况收录了6个原来的繁体字,并加注说明其使用范围。其中“剋”收入二级字表,“锺、蘋、噁、濛、硃”收入三级字表。

7b129709af35f9a8d0581b04.jpg
    九、本字表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笔形变异规则为依据,对《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与规则不一致的44字作了字形微调,调整后的字形如下:
    64fb8d135fb86c09dc540105.jpg

    十、本字表依据《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的定序规则分级排序,并附笔画检索表。
    十一、本字表发布后,社会通用领域的汉字应用以本字表为准。字表以外的字,必要时仍可使用,但宜采用历史通用字形。


按照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

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

对于异体字,新研制的字表收入了51个异体字,主要用于人名和地名,其中包括人名中常见的“喆”和“淼”。对异体字不再简单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

此外,既然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为何这一次有6个繁体字纳入汉字表?对此,《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表示,现在恢复的繁体字都是必须恢复的,“比如硃砂的‘硃’,这是一个科技用字,但恰恰是一个繁体字,你不拿出来,有些科技地方就没有办法说,所以这个字不能不恢复。”  

教育部这么干,是不是瞎折腾?
正方观点 (17) (辩手:10)

赞成。
现在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对汉字的使用和交流极不规范,希望权威部门对汉字多多规范,最好逐步恢复繁体字,还我中华民族正统文化!

支持

反方观点 (60) (辩手:18)

反对。
瞎胡闹,瞎折腾,教育部的专家们是不是想整点政绩出来?还是多想想教改,和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再说了,文字改革应该是国家语委的事吧,你教育部不快点把考研大纲制定发布出来,去管这闲事干嘛?

支持

结束时间: 2009-11-18 17:13 裁判: jangch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0 17:29:54
专家修改的不是汉字,而是寂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7:33:45
极力反对。实在闲的没事干。在这些小地方修修补补有何意义?单是给民众造成困扰。从小学学习汉字,过了几十年,哇,不知道啥时候自己就“被”不会写汉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7:51:27
从汉字承载的文化来说有着个必要,顺便问一下论坛里还有多少人练毛笔字?其实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方面我们是有太多的反思,什么是中国的,不要轻易抖落一路走来历史的尘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8:10:34
中国的简体字在方便书写和学习的同时也让不少传统文化的元素丢失了,让中文所独有的象形会意的特点失去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调整有必要
但是调整就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方案,不是这样只针对少数几个字来调整.而是有步骤的,有逻辑的调整,这牵涉面太广了.
这样的小的修补是否真有作用,有待观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8:10:53
修改44个汉字,惊动14亿华人……
个人认为,还是不要改变的好~~~

不过,换个角度,汉字的发展历史上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本无可厚非的事情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