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是由著名经济学家SIMS在1980的一篇著名文章(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Econometrica))中提出来的.主要用于多变量建模。通常来说,VAR用于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
协整是由GRANGER 和 ENGEL 在1987年的文章正式定义和提出的。协整模型也是用于多变量建模,但建模的对象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因为平稳时间序列的多变量建模基本上可以再VAR的框架内解决,而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多变量建模,在VAR的框架内,只能转换成误差纠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来解决。这也是GRANGER和ENGEL在1987年的文章中所证明的结论。
因此,协整和ECM有更加直接的关系。协整模型和误差纠正模型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他们是通过不同的模型,来描述同一个问题。
协整,最基本的定义就是:两个(或多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通过某种线性组合,可以得到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这个最基本的思想,可以通过不同的意思来表达。
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是说两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之间,有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通过一个误差纠正机制,使得这两个时间序列即使是非平稳的,但也是一个平稳的相对趋势在运动。这个思想通过模型表述出来,就是ECM误差纠正模型。
协整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既然两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通过线性组合(比如说 X-Y)可以成为平稳的序列,那么他们中的非平稳成分肯定是相同的。这个思想通过模型表述出来,就是STOCK和WATSON的Common Factor模型。
协整也有其他的模型表述方法。ECM通常是较常用的一个,易于估计,和检验协整是否存在(Johansen的协整检验就是基于这个模型)。而且模型估计出来以后,比较易于解释两个变量之间的均衡调整过程。
一点拙见,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