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私有经济是国有经济存在的基础
黄焕金
最近,政府做出了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它的目的,除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民生,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增长以外,实际上还有一个目的基本上没有提到,甚至不便于说。这就是为国有企业走出经济危机困境创造有利市场环境。而这正是政府今天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意图。政府当然首先考虑它自己所办的企业的生存增长问题。而在过去,由于受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政府部门仍然总是歧视以私有经济作为主体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歧视中小企业的体制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除。现在,它最终明白了,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是互相依存的,国有经济尤其依赖于私有经济的需求拉动,才能得到生存发展的机会。
因此,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为了拉动内需,政府更加积极地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政策,同样,为了保证国有经济的增长,政府明白了需要扶持私有经济的发展,私有经济终于在政府那里获得了与国有经济不再敌对而是互相依存的应有定位,甚至是国有经济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环境的定位。
这个逻辑不难理解,就象林毅夫的观点: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工业增长一样,中小企业发展同样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环境。作为占据基础资源制高点的国有企业,虽然拥有市场垄断地位,但它毕竟也需要将产品卖出去,才能生存增长,而它们的产品主要卖给谁?当然是卖给中小企业,尽管这些企业大多数是私有经济成分,因此被传统意识形态所敌视,但无可否定的规律是:国有企业无论如何大,如何垄断,它也需要这些中小企业的需求来化解它们的增长难题。因此,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并不是对抗的,而是利益相关的,没有中小企业,没有私有经济,当然就不会有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当私有经济完全消失后,国有经济当然也必定死亡掉。就象前苏联与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将私有经济消灭后,这些国家迟早也必定自我灭亡。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近两个月来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呢?据新华社公报的情况,09年1-7月份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6861.8亿元,同比下降22.8%;而这个时间内这些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6379.7亿元,同比下降4.7%,其中,7月比6月下降7.2%。从这些数字,尤其是营业收入7月比6月下降7.2%来看,国有经济的境况仍然不好,当然主要是对其产品的需求状况不甚理想。而中小企业与私有经济的困境,则是主要原因,没有数量众多的这些中小企业的景气,哪来国有经济的景气?并且,由于国有经济具有效益低下的“遗传病”,所以它尤其需要较高需求的剌激,才能解决它的困境。因此,尤其需要私有经济大幅增长,才带动得起庞大而笨重的国有企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不应凭借自己的市场垄断力量而出台一些高价格政策,或者将自己的高成本转嫁给中小企业,因为这样会损害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即损害国有企业本身的增长。